5月1日晚,郑州郑东新区尚座中心喜剧街的稻田剧场热闹非凡,首届全国方言幽默节在此如期开幕。各地演员的精彩表演,让现场观众沉浸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成为五一假期里市民们享受快乐、感受幽默的欢乐海洋。
喷空演员李小鑫率先登场,他以幽默的河南方言,将现代年轻人喜爱的互动与才艺巧妙融合,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紧接着,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陕北说书人熊竹英惊艳亮相。她曾为游戏《黑神话:悟空》演唱陕北说书唱段《黄风起兮》,一夜之间让“陕北说书”这门古老艺术随着游戏传遍世界。此次站在首届全国方言幽默节的舞台上,熊竹英独特的韵味和极具感染力的表演,让观众沉浸在陕北高原的豪迈风情中。
山东快书大家,同样是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获得者阴军带来经典曲目《武松打虎》,他节奏明快、动作干脆利落,时而生动地再现武松打虎的惊险场景,时而拟人化的幽默语言逗的观众哈哈大笑,将山东快书的豪爽大气又不失幽默的艺术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
上海说唱《金陵塔》在青年演员徐炳晖的演绎下,展现出独特的江南韵味。软糯的上海方言,配合明快的节奏和生动的表演,将金陵塔的故事娓娓道来,吴侬软语间尽显上海文化的精致与细腻,与之前的节目风格形成鲜明对比,让观众领略到了别样的幽默风情。
中国广播说唱团的青年相声演员李丁、董建春曾4次参加央视春晚,他们带来的相声《北京北京了解一下》,笑点密集、包袱不断,从生活琐事到社会热点,信手拈来皆成笑料,幽默诙谐的语言和生动的表演,逗得观众笑声连连,尤其是年轻观众欢呼不断。
巴蜀笑星,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叮当带来的四川谐剧《麻将人生》,以四川方言为载体,发挥四川谐剧“一个演员、扮演一个角色、表演一台戏、一人上场、满台生辉”的艺术特点,通过巧妙的剧情设置和精湛的表演,将生活中的趣事以幽默风趣的方式呈现,让观众在欢笑中产生强烈的共鸣,深刻感受到四川谐剧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建专门从外地赶过来为首届全国方言幽默节做助兴演出。一曲字正腔圆、韵味十足的《大登殿》迎来现场豫迷们一片欢呼。
大同数来宝创始人柴京云、柴京海被誉为中国曲艺“二柴”,当大同数来宝明快的节奏响起,方言的韵味裹挟着祖孙间“隔辈亲”的温情扑面而来。诙谐灵动的大同方言,将祖辈对孙辈的宠溺、孙辈对祖辈的依赖,化作一句句俏皮的唱词与鲜活的表演。那些藏在生活褶皱里的琐碎日常,被演绎得生动鲜活,让观众在笑声里品出亲情的醇厚绵长,在方言魅力中感受传统曲艺直抵人心的力量。
国家一级演员,内蒙二人台演员武利平以一段载歌载舞的二人台出场,为观众“闪回”和刘晓庆同演的电视剧《武则天》片段;然后发挥自身超强的模仿能力,模仿了各种老太太走路,让人忍俊不禁,为其模仿能力赞叹。
首届全国方言幽默节发起人陈红旭携弟子表演的《中》压轴登场。在台上、台下铿锵有力齐喊“中”的互动中,首届全国方言幽默节开幕式落下帷幕。结束后,现场观众久久不愿离去,和各地方言幽默家们合影留念。
陈红旭介绍,首届全国方言幽默节的举办,让人们看到方言不仅是乡音,更是承载着地域文化和情感记忆的宝贵财富,通过幽默艺术的演绎,能够焕发出方言艺术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更多人爱上方言文化,爱上自己的“家乡话”。郑州这座城市,也因方言、因幽默而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松弛自在。
据尚座中心负责人李甜介绍,首届全国方言幽默节从5月1日至5月5日,为期5天,共安排100场演出,涵盖30个方言幽默艺术种类、10个地域的方言说唱。这些节目以公益的形式免费向公众开放,让更多市民能够近距离感受方言幽默艺术的魅力。无论是全国著名的幽默艺术家,还是从田间地头走出来的民间艺人,他们都用自己的热情和才华,为郑州观众送上一场场欢乐盛宴。
记者 左丽慧 通讯员 王雪源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