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密市人民法院“执行110”雷霆出击,对一名拖欠债务的村干部李某采取拘传措施,成功执结案件。这起案件再次表明,无论身份地位如何,任何企图逃避法律义务的行为都将受到严惩。今天,新密市人民法院对外发布了该起案件。
李某以个人名义向亲戚张某借款2万元,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拖延未还,张某无奈将李某诉至新密法院。法院经依法审理,判决李某偿还张某本金及利息。判决生效后,李某却拒不履行还款义务,张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依法向被执行人李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财产报告令等法律文书,并通过短信平台向其发送执行警示信息。但他以“亲属间纠纷”为由逃避履行义务。
3月26日,新密市人民法院执行110迅速出警,依法将被执行人李某带至法院。李某情绪激动,声称“未欠款”“仅是亲戚矛盾”,逃避传唤。执行干警当场出示生效判决书,并严正告知其拒执行为将面临罚款、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律后果。
在事实面前,李某谎称“未收到执行手续”。执行干警责令其出示手机进行核查,面对法院通过手机发送的警示信息页面,李某将全部案款履行完毕,案件顺利执结。
提醒:生效裁判必须得到尊重和执行
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此次对失信村干部的强制执行,不仅维护了申请人的合法权益,更彰显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作为基层治理的中坚力量,村干部本应是遵纪守法的表率。然而,李某的行为却警示所有被执行人: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必须得到尊重和执行。
记者 鲁燕 通讯员 马营慧 魏晓燕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