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记者从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获悉,为充分发挥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职能,高质量完成各项目标任务,该局统筹推进保交房、住房保障、物业服务管理、房屋安全等各项工作,制定发布2025年工作要点。
■总体计划
今年计划分配人才公寓2万套(间)
今年,郑州市在保障性住房建设管理方面计划筹集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1300套,分配人才公寓2万套(间);指导市城发集团、省铁建投筹措收购资金100亿元,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260万平方米。房地产市场发展方面计划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1500亿元,商品房投放50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1200万平方米,商品住房“以旧换新”1万套,商品房团购5000套,安置房网签200万平方米。住房租赁市场计划纳管备案各类租赁房屋3万套(间)。此外,计划新增专业化物业管理面积500万平方米,完成既有住宅加装电梯200部。计划完成剩余8779套商品住房建设交付任务。
对于2025年重点工作,将综合施策,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同时,着眼民生,推动住房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住房租赁市场健康发展、推动物业服务效能逐步增强、推动房屋安全管理提质增效、推动房管政务服务高效便捷,并将持续发力推动保交房项目尽快交付。
■保交房
提升新建商品住宅品质
在保交房方面,郑州持续发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精准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稳定房地产市场。同时深入开展郑州都市圈城市项目巡展、商品房团购、存量房“以旧换新、卖旧买新”、房票安置等促销活动,调整市场投放节奏,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
同时,注重提升新建商品住宅品质。加强房地产供给侧改革的宣传引导,邀请外地房地产企业到我市投资,引进先进住宅开发理念,推动我市房地产企业转型升级,促进住宅产品多元化和房地产市场精细化发展。将推进商品住房销售制度改革,用好现房销售政策工具,帮助企业降成本、减时间,加速推进郑东新区和惠济区现房销售地块项目建设。总结试点经验,逐步扩大现房销售覆盖面,探索推进现房销售定金制度。
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分配
据了解,2025年郑州将继续收购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并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筹集分配。综合运用收购、新建、转化等多种方式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公寓)房源,及时面向社会公开配租,着力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增加“一张床”为出租单元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合理满足产业工人以及外卖、快递、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从业人员住房需求。规划建设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有效稳定工薪收入群体住房预期,提升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水平。
该局还将加强公租房运营事中事后监管,整合现行保障房管理系统,打造郑州市住房保障一体化管理平台,实现保障性住房筹集建设、配租配售、运营维护、监督管理全流程线上运行,提升保障性住房信息化、精细化管理水平。
在线上线下宣贯《郑州市住房租赁管理条例》,细化住房租赁资金监管措施,加强和银行之间的合作协同,有效保障承租双方合法权益;稳步开展盘活城市闲置房产用作长租房和非住宅改建租赁住房工作,持续完善市房屋租赁平台功能,健全住房租金指导价格发布机制,积极发挥市房屋租赁官方平台作用,切实保障承租方依托备案租赁合同按规定享受公共服务权利。
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446户
物业管理一头连着居民“幸福感”,一头关系着物业服务企业的发展。今年我市将多措并举,推动物业服务效能逐步增强,提升住宅物业服务水平。进一步扩大专业化物业管理覆盖率,开展“红色物业”创建工作。强化物业企业经营行为监管,加强维修资金管理,力争实现全年归集维修资金4亿元的目标,并加大维修项目抽查力度,确保使用程序合规。
对于老旧小区改造“焕新”工作,加大综合改造力度。全面摸底排查2000年底以前建成但未进行改造的老旧小区,形成项目储备库,并配合发改部门做好中央预算内资金争取工作;加强统筹协调,推进项目建设,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项目8个1446户35栋14.39万平方米,预算投资额5756万元。
拓宽“网上办”“一件事一次办”业务范围
进一步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推动存量房自助网签终端开发和使用,拓宽“网上办”“一件事一次办”业务范围,为存量房交易双方当事人提供高效率的合同签约、监管协议签订、监管资金缴存等业务办理;简化抵押合同备案、注销、变更更正等办事流程,做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房票安置网签备案工作,缩短“白名单”项目变更监管账户审批流程,切实提高办事效率,更好方便群众办事。
同时,升级“郑好房”平台功能,扩大平台服务范围,加速推进“智慧房产”项目建设,研究论证房屋时空数据项目的可行性。同时提高办事大厅管理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完善办事大厅硬件设施,推进“黄牛”“黑中介”违规代办专项整治,开展帮办代办、“店小二”服务、文明引导等服务活动,抓好办事大厅文明创建工作,不断提升大厅服务能力和形象。
记者 孙雪苹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