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意直通车”到“幸福加油站” ——解码长兴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2025-03-2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从“民意直通车”到“幸福加油站”

——解码长兴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

“以前只知道‘人大代表’这个名儿,现在能让咱老百姓看到‘人大代表’这个人儿……”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街道王砦村村民马新爱乐了,村儿里的事儿,她在人大代表联络站帮着解决了不少。

“我是社区书记,还是区人大代表,在联络站给咱老百姓解决事情,比以前方便多了……”惠济区人大代表、宏达社区党支部书记董晓红说,双重身份双重责任,她觉得很是光荣。

在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400平方米的民主阵地上,每天都在上演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生动实践;33名四级人大代表和58名街道居民议事代表,如同“毛细血管”般覆盖3个村9个社区;4年完成民主实践“三级跳”,阵地不仅“建起来”“转起来”,更是“活起来”。这里不仅是“民意直通车”,还是“幸福加油站”。

在这里,民主理念融入民生改善的“毛细血管”,代表履职从“会议期间”延伸到“随时随地”,让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群众可感可及的“幸福密码”。

小站点承载大民生

3月15日一早,马新爱就步履匆匆地来到长兴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

“今儿人大代表、王璐书记在站里,我得抓紧反映一下江山路一小孩子们上下学过马路的事儿。”马新爱口中的“站里”,就是长兴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这里不仅是河南省首批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示范点、郑州市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郑州市“三官一员”进人大代表联络站试点,还是全力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生根的“实践样本”。

“江山路路宽,学校和小区就隔着一条马路,孩子们一放学横穿马路回家,过红绿灯需要多绕路。这车来车往的,孩子们不安全……”马新爱说。

“咱这就叫社区党员、志愿者穿上红马甲,先管住孩子们横穿马路的事儿,然后再和相关部门沟通,看能不能有更彻底的办法解决……”市人大代表,王砦村党委书记、长兴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站长王璐当即提出解决办法。

马新爱一听,连说:“中中中!”

这样的“沟通协调”,在长兴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可谓是家常便饭。

这个联络站创建于2021年,不仅设置有展示厅、接待选民室、代表议事室、代表阅览室4个区域,更是构建起了“线下+线上”立体履职网络。33名全国、省、市、区四级人大代表和58名街道居民议事代表,覆盖辖区3个村9个社区。代表二维码、履职动态、问题处理流程等在“郑州市智慧人大平台”系统上清晰显示。

“过去亮代表身份总怕被误解,因为老百姓不认识你。现在进站,老百姓能看见你,他就会信任你,履职也就底气十足。”惠济区人大代表、宏达社区党支部书记董晓红道出了代表们的共同心声。

联络站通过每月15日的“代表选民接待日”、代表二维码“云接待”等创新机制,实现了从“群众找代表”到“代表在身边”的转变。过去一年,联络站协调推动解决多项民生问题,涵盖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安置房建设、打造体育产业区、城市精细化管理、既有住宅小区加装电梯等领域。

让民意真正看得见

面对马新爱反映的校园交通隐患问题,王璐通过与有关部门和学校沟通对接,协调组建了“党员+家长+教师”护学队伍,为江山路一小的孩子撑起“安全伞”。

这种“现场应答—分类处置—跟踪督办”的工作闭环,正是联络站“一二三四”工作新模式的缩影。

王璐说,“一二三四”工作新模式,即搭建一个代表活动平台,把握好街道居民议事会、代表监督活动“二个重点”,畅通代表定期进站联系选民、代表接待窗口增设到便民服务大厅、代表联系群众二维码广范围公示“三个渠道”,融合好智慧人大网络平台、街道工委服务代表、代表学习培训提升、人大代表和居民议事代表数字履职档案“四项工作”。

为激发代表履职热情,联络站还推出“月进站—季监督—年述职”机制。“月进站”,即组织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代表接待选民,开展人大代表们学习交流、专业培训、视察调研、立法座谈等活动,构筑多功能、高质效的代表活动阵地。“季监督”,即组织代表围绕热点问题开展视察调研,引导代表们进行全过程的监督,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年述职”,即每年9月组织区人大代表回到选区向选民述职,通过现场述职、接受询问、投票测评三个环节为代表履职打分,促进代表工作更加贴近实际、富有成效和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更加深入、体现民意。

“从‘要我履职’到‘我要履职’的转变,源于联络站让民意真正变成了看得见的改变。”董晓红说。

数字赋能激活履职效能

在郑州市协和制药厂,50名通过居民议事代表建议实现“家门口就业”的村民,月收入稳定在3000~4000元。而之前,这些村民大多打着零工,不仅收入没保障,而且生活也不规律。

这一转变,得益于惠济区人大代表、郑州市协和制药厂总经理李洋在代表联络站“听民意”之后“解民愁”。

协和制药厂在惠济区已有快20年,当选区人大代表后,得知辖区40岁至50岁村民就业比较困难,他便想着,就业机会要优先考虑咱附近的村民。

“厂里有一位王大姐,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孩子父亲没有劳动能力,一家老小在外租房……了解情况后,我们当即决定免费为其提供家庭宿舍。”李洋说,目前厂里已有近百个家庭宿舍,不仅帮助附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还帮他们解决了居住这项大支出。

这样带着温度的履职故事,让“基层民主”与“民生幸福”同频共振。

包括李洋在内的33名四级人大代表的履职动态,“郑州市智慧人大平台”上一目了然。

在站里,33名代表的名字、职务、电话和照片在一面墙上整整齐齐地贴着。每位代表名字下面都有个二维码,老百姓如果有问题想要解决,可直接扫描二维码,在线上及时反映问题。站里会把问题总结归纳后反馈给代表,能解决的当时解决,解决不了的列入台账由相关部门共同解决。

长兴路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李政表示:“在郑州市智慧人大平台,我们辖区进站代表接待选民次数、建议办理进度等数据实时更新,加之近期惠济区人大出台的人大代表积分管理办法,让代表们履职动力更足、热情更高。”

从江山路的学校护学岗到老旧小区的崭新面貌,从生产线的就业岗到手机端的云议事,长兴路街道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诠释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深刻内涵。这座400平方米的民主驿站,正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治理智慧,书写新时代基层治理的“郑州答卷”。

记者 李娜 董艳竹/文 周甬/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