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筑满意消费 郑州全力以赴

2025-03-15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守护清朗网络

“刷单炒信合法吗?”“遇到大数据杀熟怎么办?”3月14日,市市场监管局网监分局启动“清朗网络空间,共筑满意消费”系列主题宣传活动,面对面为市民群众传播消费维权知识,共同营造公平诚信放心消费环境。

活动开始前,该局召开“驻郑平台企业网络竞争行为合规指引”会,对《反不正当竞争法》《电子商务法》进行详细解读,帮助企业明确法律边界;对近期发现的典型违法行为进行通报,根据实际案例,让企业更直观地理解违法行为具体表现及其后果,进一步增强企业合规意识。海一云商、九牛电商、UU跑腿、蜜雪冰城、百度、快手、抖音、丹尼斯百货、盒马鲜生、贝壳找房、酒便利等互联网平台企业代表参会。

为维护公平竞争的网络交易秩序,市市场监管局网监分局持续开展“铁拳行动”“网剑行动”“清朗行动”等专项治理。同时,创新监管手段,利用“郑州市网络市场综合监管平台”,通过对网络交易行为的实时监测和预判,实现智慧监管、精准监管。目前,该平台已关联主体数据库网站15.49万户、网店40.32万户、客体商品988.74万件。

记者 李爱琴 通讯员 李蒙

参观生产基地

共筑满意消费,让消费更放心。近日,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消费者协会共同举办新能源汽车消费体察活动,来自社会各界的30余名消费者代表走进东风日产郑州生产基地,近距离感受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工艺及质量管理情况。

在总装车间,热销成品车展区停放着多款热门车型,代表们驻足观赏,感受东风日产的设计美学与工艺品质。旁边的工厂简介长廊,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生动呈现了东风日产郑州生产基地的发展历程、深厚的企业文化及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让代表们对基地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在总装车间生产线,一辆辆汽车在工人熟练的操作下,从零散的零部件逐步组装成完整车辆,整个流程高效而有序,代表们亲眼见证了汽车诞生的全过程,对汽车制造的严谨与精细有了直观体会。

记者 李爱琴

走进12315中心

日前,郑州市12315投诉举报维权中心组织开展以“共筑满意消费 共享品质生活”为主题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惠济区、高新区、郑东新区、经开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企业、消费者及媒体代表,近距离感受市场监管部门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日常工作。

活动现场,12315投诉举报维权中心副主任董杨阳向参观人员介绍了12315热线的基本情况,并演示热线接听、分转、督办到回访工作全过程,对中心承担的全市消费环境建设工作进行讲解。随后,详细展示了智能化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平台上实时更新的话务数据,让参观人员更加直观感受12315热线高效、便捷的服务。在12315话务大厅,参观人员沉浸式体验热线工作氛围,纷纷表示,通过活动清楚地了解了热线的工作流程,以后将持续关注12315热线的发展动态,并积极建言献策,共同营造满意消费的环境。

记者 李爱琴

请收藏 热点商品及服务消费提醒

昨日,郑州市12315投诉举报维权中心发布热点商品及服务消费提醒,帮助消费者有效规避消费陷阱和消费风险,切实保护好消费者合法权益,共筑满意消费。

买保健品看“小蓝帽”

12315提醒,预包装食品注重查看标签标识信息是否合规,外卖餐饮食品注意查看感官性状是否正常,信息模糊不全,出现异物、异味或颜色异常,一定要谨慎购买和食用。

采购食用农产品时选择有法定经营资质、良好经营条件和经营环境的农贸市场、超市、生鲜店和水果店等经营场所。

购买保健品时认准“小蓝帽”标志,注意查看说明书和标签信息,依据自身状况或需求进行购买,切勿跟风。

选智能家居多甄别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智能家居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12315提醒,要选择正规渠道和品牌进行购买?,可以保证更好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

产品的线上宣传特别是一些短视频,会出现夸大产品的功能、性能与效果情况,消费者应该多款产品进行研究和对比,依据自己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去选择。

智能设备通过互联网技术连接家居设备和云端服务,实现了智能化控制、监测和管理,同时也带来了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在购买前要充分了解产品的数据收集、存储和使用情况,选择具备良好隐私保护机制的产品。

记者 李爱琴

案 例

网购鱼苗“缩水”10厘米 实付18.49元,获赔500元

网购鱼苗,商家宣传称“规格是25~30厘米”,可买到手一量仅15厘米,鱼儿严重“缩水”,商家赔不赔?今天,来看看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法院的判决结果。

案例分析

货不对板,已超出合理误差范围

2024年9月,小梅通过某网购平台在一家鱼苗销售店铺购买两条鱼苗,实付款18.49元,商家宣称“规格是25~30厘米的超级大草鱼”。收到货后,小梅感觉鱼苗“缩水”了,用尺子测量后发现手中的鱼苗长度仅15厘米。于是,小梅将收货及测量照片一并发送至店铺客服,沟通涉案商品赔偿事宜。但卖家林某却不愿意退货退款赔偿损失,仅愿意退差价,双方沟通无果。小梅通过平台获取商家详细身份信息后,向郑州市上街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店铺经营者林某赔偿500元并承担本案全部诉讼费用。

法院审理认为,小梅与林某通过网络平台达成的鱼苗购买协议,系合法有效的信息网络买卖合同关系,林某应当向小梅提供符合买卖合同约定规格的商品。而小梅实际收到的鱼苗仅15厘米,与林某约定规格存在10厘米的显著差距,已超出正常交易允许的合理误差范围,实质构成对消费者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的侵害,林某的销售行为构成欺诈。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维权提示

应在收货后第一时间验货

消费者在网络平台购买商品时,应在收货后第一时间检查商品是否符合销售者的宣传。同时,要注意保留好支付凭证、宣传册、商品包装、平台聊天记录等相关证据,便于在出现纠纷时最大限度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销售者在销售产品时应恪守诚实信用的原则,实事求是向消费者告知产品信息,尽到提示义务。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应积极进行售后,妥善处理商品的售后问题。

记者 鲁燕


现场

“火”眼金睛辨真假

惠济区开展消防产品打假宣传

宣传人员现场讲解

近日,惠济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消防产品打假宣传活动,为群众点亮消防安全的“火眼金睛”,筑牢生命财产安全的“防火墙”。

3月13日,惠济区消防宣传人员现场摆摊设点展示手提式干粉灭火器、防毒面具、烟感报警器、喷淋等常用消防产品以及各类消防知识宣传彩页,积极向过往群众宣传讲解消防产品常识、假冒伪劣消防产品对公共消防安全的危害性以及消防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等,同时还介绍了消防产品使用方法和保养技巧。号召广大群众了解消防产品知识,注意辨别真假,从正规渠道购买消防产品,避免因使用不合格消防产品导致人员生命财产损失。

活动现场,消防宣传人员耐心解答群众疑问,并针对不同场所、不同人群的消防安全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消防安全建议。此外,消防宣传人员还走进消防设施销售点开展宣传指导,发放宣传彩页、海报,提高商户安全意识和正规意识,为群众和商户带来满满“干货”。

记者 汪永森 文/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黄志艳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