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两会|激扬奋进之力 奔向美好未来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扫描

2025-03-1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3月11日14时许,随着全国人大代表、返乡创业青年赵昭等走上通道,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正式开启。

如何带着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第一个亮相的赵昭代表,讲述起当“牛倌”的苦辣酸甜。

她说,大学毕业后,自己在城里找到不错的工作,但看到城乡发展的差距后,毅然决定回乡养牛。

贷款买牛犊、盖厂房,抱着专业书籍“啃”技术……凭借“牛”一样的干劲,赵昭代表创立的养殖合作社越做越大,并带动周边500多农户致富增收,成为大家信赖的“牛倌”。

“让农村成为美丽的家园,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是我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最质朴的履职方向。”赵昭代表袒露心声。

推进乡村振兴的路上,有人追寻创业梦,有人盘活“土特产”。

“怎样把种在地里的‘土疙瘩’变成村民增收的‘金疙瘩’?”在江西萍乡武功山茅店村党总支书记谭新萍代表看来,打开销路是关键。

建立农产品配送中心、匹配先进冷链设施,实现订单式生产;发展民宿、农家乐,吸引全国游客前来打卡……细数村里的新变化,谭新萍代表高兴地说:“我们村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同样带领乡亲们寻找致富路的,还有辽宁彰武农经总站农艺师王秀英代表。

王秀英代表介绍,一代代彰武人在号称“八百里瀚海”的沙窝子探索实施一系列综合治理模式,使三北防护林带向科尔沁沙地腹地推进了13公里,平均风速降低,有效阻挡了科尔沁沙地南侵的脚步,守护了辽宁乃至京津冀的生态安全。

“治沙”不忘“致富”。王秀英代表说,依托“光伏治沙”、玉米单产提升工程等项目,她所在的团队在沙地上种出连续两年亩产超2000斤玉米的“吨粮田”,逐步实现祖祖辈辈期盼的沙地变良田的梦想。

美好生活,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也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高铁,中国自主创新的成功范例、装备制造的亮丽名片。

前不久,全球最快的CR450高速动车组样车成功下线。湖南中车株洲研究所党委书记、董事长李东林代表自豪地说,他们为其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和精准的控制方案。

李东林代表表示,目前,株洲轨道交通产业有400多家链上企业、2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4所职业院校。“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集齐生产一辆机车的上万个零部件。”

过去一年,热播剧《我的阿勒泰》让新疆阿勒泰地区文博院馆员卓娅·巴合提代表的家乡火爆出圈。

“文物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卓娅·巴合提代表深有感触地说,“让文物‘传下去’‘活起来’,是我们新时代文物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奋进旋律,在春日里回响。一个个动人故事,一句句真挚话语,激扬起强大力量,激励人们向着美好未来再出发。

据新华社电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