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是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安康的“民之关切”。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相关产业和市场需求随之增加,养老金融便是其中一部分。具体到河南而言,我省如何以养老金融让“银发一族”老有所养?
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加大养老产业投资力度、提升养老金融服务水平……2月12日,记者从河南金融监管局了解到,近年来,我省辖内银行业保险业持续发力,推动我省养老金融发展驶入“快车道”,服务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末,我省保险业为群众健康和养老积累责任准备金突破1.34万亿元,郑州个人养老金银行开户人数超270万人,养老领域贷款余额超400亿元,金融在服务我省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上的参与度、贡献度不断提升。
聚焦政策引领,养老金融环境持续优化。2024年3月,我省印发《河南银行业保险业加快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指导全省银行保险机构全面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以高质量养老金融守护群众美好生活;出台健康河南行动方案、补充工伤保险试点等多项政策文件,积极释放政策红利,共同推动解决养老金融发展中的梗阻问题,有效满足城乡不同职业、各类业态、各类收入群体的养老和健康保障需求。
聚焦群众需求,持续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我省支持保险机构发挥长期储蓄、长期投资和养老风险管理优势,积极参与第一、二支柱发展,河南企业年金、职业年金资金管理规模超1000亿元,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贡献度持续提升。全省银行保险机构加快解决三支柱供给不足、供需错位等问题,满足群众差异化养老需求。银行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商业养老储蓄、商业养老理财等养老金融业务,60岁以上老年人专属银行产品数量超100只。保险机构聚焦主责主业,2024年,全省商业养老金保费收入近40亿元,是2023年的8.73倍,服务客户11.3万人。保险机构为群众提供60岁以上老年人专属商业保险产品30余款,近300款保险产品放宽投保年龄,涵盖寿险、年金险、健康险、意外险等多个险种,累计保费收入超70亿元。中国人寿同老龄委签订银龄安康合作协议,为16.17万老年人提供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老年人“一揽子”保障。郑州、安阳、焦作、鹤壁4地市“惠民保”业务累计承保人群已突破350万人次,其中一半以上参保人为超50岁老人,险种赔付率80%以上。
聚焦产业融资,持续加力养老产业金融。我省鼓励银行机构加大对养老服务设施、银发经济产业项目建设的支持力度,缓解养老产业和银发经济融资难、融资贵。截至2024年末,全省养老领域贷款余额超400亿元,其中国有大行贷款余额较上年翻了一番,有力支持河南省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统筹用好用足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等金融工具,增加普惠养老贷款供给,截至2024年12月末,河南省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余额达6.05亿元,已累计发放符合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条件的相关贷款12.87亿元,余额和发放额均位居全国前列。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保险机构积极减费让利,提供专业风险减量服务,2024年,全省保险业累计为700余家养老机构提供26亿元风险保障,同比增长64.78%,有效化解养老机构运营风险、服务纠纷。
聚焦以民为本,持续提升养老金融服务。全省银行保险机构打通金融产品和养老服务堵点,提升养老金融服务的可得性、覆盖率和满意度,459款保险产品可对接养老社区等养老服务,服务客户61.39万人。全省银行保险机构积极融入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持续推动营业网点适老化改造,全省近2万家银行保险机构网点完成适老化改造,建行、工行等国有大行积极打造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多方位满足老年客户的养老金融服务需求。银行机构利用网点点多面广优势,开展社保服务合作办理或委托办理服务,2024年累计代发基本养老待遇1.47亿笔,打造社保“金融便民服务圈”。银行保险机构广泛开展老年人识骗防骗宣传教育活动近万场,切实提升老年人抵御欺诈风险的意识和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
记者 安欣欣 通讯员 高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