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路(渠北路-郑上路)道路工程位于中原区常西湖片区,为城市主干路干路,与现状跨南水北调桥相接,联通渠南片区与郑上路沿线区域,服务周边居民出行。常州路采用的雨水口分为:龟背式双箅雨水口和联合式双箅雨水口,分别设置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下沉式绿化带和交叉口人行道处。
近日,常州路首次圆满完成两个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分隔下沉式绿化带内装配式雨水口安装工程,该雨水口为龟背式双箅雨水口。其原理是:机动车道的雨水通过进水侧石排入下沉式绿化带,非机动车道的雨水可通过地面径流直接排入下沉式绿带内;雨水口四周采用混凝土硬化,设置挡水坎,保障雨水滞留、下渗,可高效汇入雨水口内。在靠近非机动车道侧种植低矮的绿篱,保证绿化景观的连续性。雨水口布置原则:每隔40m左右设置双篦雨水口一座,箅子采用龟背式形式,可以有效防止落叶等杂物堵塞现象发生,提高排水效率。
联合式双箅雨水口,布置在交叉口人行道处,由小平箅、立箅和上平箅(检修维护箅子)联合构成。降雨量较小时,雨水从小平箅和立箅泄流;降雨量较大时,雨水漫至侧石顶时,可从侧石顶面的上平箅泄流。
本次雨水口充分结合道路断面的特点,布置在机非分隔绿化带内及人行道处,较常规沥青路面上布置的平篦式雨水口,有以下优点:
1.充分利用了路缘带空间,车道边缘交通标线施划时,不受影响。
2.路面整体成型控制较好,避免常规平篦式雨水口周边易破损、反复维修的情况。
3.采用整体预制,较常规现浇,具有标准规范、质量可靠、节能环保、缩短工期、节约人力的优点。
常州路新型雨水口的建成,具有重要意义,是郑州市市政工程领域关于海绵城市和装配式工艺的有机融合,有效提高排水效率和施工质量,缩短工期,探索了排水工程技术的新方向。
通讯员 宋婷 白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