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关,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开展治理欠薪冬季行动,集中执结一批“讨薪”涉民生案件,及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法官“三顾茅庐”讨回劳务报酬17850元
刘师傅在高某承包的一项建筑工程务工期间工资一直被拖欠,多番讨薪未果,他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法院调解,确认高某应向刘师傅支付劳务报酬17850元,调解书生效后,高某却并未履行。
案件进入执行阶段,执行法官郭建军多次联系高某,对方仅是口头应付,仍未实际履行。郭建军先后两次前往高某住所地进行调查,高某始终没有露面。随即,执行法官在村里张贴了失信公告,并请前来询问情况的村民转告高某尽快与法院联系。看到公告后,高某电话联系郭建军,再次表示很快就会还钱,但一个月过去了,仍没有实际行动。
郭建军第三次前往高某住所地,终于在其家中见到高某的妻子,其妻表示对丈夫的欠钱行为并不知情,也暂时无法联系到高某。郭建军让其转告高某,根据法律规定,法院将采取进一步的执行措施,高某有可能会面临罚款、拘留,甚至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高某的妻子表示一定把话带给高某。
几天后,高某主动联系郭建军,一次性将全部欠款履行完毕。刘师傅终于在春节前收到工资。
扣下保时捷,10.6万余元运输费有着落
邵某驾驶自有渣土车跟随田某、王某夫妻二人组织的车队运输土石方,期间,车队总是以各种理由拖欠运输费用,无奈之下,邵某将二人起诉至法院,要求支付所欠88690元及相应利息。法院支持邵某的诉讼请求。但判决生效后,田某、王某未主动履行,邵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员王莉华督促田某、王某及时履行义务,但对方一口咬定“没钱”。通过执行查控系统,执行员王莉华发现,田某名下有一辆保时捷轿车,于是对该车辆办理了查封手续,同时告知田某,如果仍不主动履行,法院将依法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田某仍没有主动履行的意愿。于是,在申请执行人的配合下,在新郑市找到田某,并依法对车辆进行扣押。
看到执行干警动真格,田某这才表示会筹措资金尽快履行。
记者:鲁燕 通讯员 穆童 王欣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