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相关规定完成了2024年178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工作,郑州高新区进入全国高新区综合评价第21名、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第18名、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第10名、优质企业数第15名、营商环境第9名。
全国第9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郑州高新区的金字招牌
郑州高新区1988年启动筹建,是河南省第一家开发区,是全国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目前,辖区拥有各类经营主体9.5万家,其中企业7.2万家。30多年来,郑州高新区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经历创业发展、二次创业、创新驱动战略提升三个阶段,已迈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全力建设“三区六高地”,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新质生产力引领区。
此次评价中,郑州高新区营商环境位于第9名。一流的营商环境是郑州高新区的金字招牌。郑州高新区打通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当好“店小二”。在全市首创“企业家接待日”,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探索出“金牌店小二”、“书记亲商热线”等服务品牌,构建保姆式企业服务体系;“高小新”政务服务品牌入选省、市营商环境典型案例;《“无事不扰、有事快办”,助力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发展》入选国务院政务服务典型案例,被国务院办公厅点名表扬,全国推广。全省首张“动物诊疗经营许可证”电子证照成功办理。依托自助服务终端,实现省内首例“仅销售预包装食品经营者备案”自助“秒批、秒办”。全国首创新兴产业用地M0,全省首个实现工业用地带“施工图”出让。
全国第10
郑州高新区已经成为全市创新高地
郑州高新区也是人才集聚高地,汇集了院士21人(其中外籍院士5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国家级人选11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人、二等奖9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4人;集聚信息工程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4所一本高校,在校师生超过18万;近3年来,入选郑州市“1125聚才计划”128个人才(团队),被郑州市认定高层次人才134人,各类科技人才突破12万人,形成了金字塔形人才体系;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单位51家,站点数量居全市首位。
集聚了国家大科学装置国家超算郑州中心、33家国家级创新平台、604家省级科研平台、93家各类双创载体;连续8年专利申请量突破万件,高价值发明专利4308件,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企业38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939家,高新技术企业2008家,每年新增企业8700余家。
记者:孙庆辉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