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5 郑州晚报文脉周刊

2024-11-15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一馆读懂郑州前世今生

第十一届中原文博会开幕

“文创无限,向新而行。”11月14日上午,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鹤壁市朝歌文化园开幕。

本届文博会为期4天,主会场在鹤壁市朝歌文化园,分为文化产业综合展区、文创产品交易区和文创互动体验区,并在浚县古城、淇县朝歌老街等地设7个分会场。其间,将举办河南省文化产业项目推介暨签约活动、第四届“中原好设计”奖评选活动、精品文创IP项目路演、文艺精品活动展演等4项主题活动。

在一众参展展馆中,占地160平方米的郑州主题馆,以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凸显“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主题。走进郑州馆,就能看到独立鲜明又互相联系的三个单元。

第一个单元是“天地之中”,主要展现的是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第二个单元是“黄帝故里”,主要展现的是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遗址公园。第三个单元是“功夫郑州”,主要展现的是郑州的少林功夫和主题公园。

记者 许怡童 张晓璐 文/图


拍照打卡、印章打卡…… 各色展馆沉浸式体验拉满

看遍河南各地文化

刚刚告别齐天大圣孙悟空,转眼又与娇媚的妲己对上了眼神;刚与纣王合影留念,耳边又传来一片丝竹之声,让人忍不住驻足聆听……漫步在众多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展馆中,感受中原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游客的体验感直接拉满。

郑州馆

除此之外,现场还设置拍照打卡、印章打卡等沉浸式体验活动项目,通过文创体验、非遗展示、文艺展演、互动空间体验等形式丰富的展览内容,提升观众体验感,进一步促进文化交流。

《郑州晚报》和《济南时报》推出的文旅消费特刊

郑州馆凸显“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这个主题,全面体现河南和郑州的特色和优势;鹤壁馆将30多家非遗、民俗企业相关产品汇聚在一片展馆中,并利用AR技术,让游客可以扫描展品下方二维码,即可查看展品建模和完整信息;开封馆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将最新研发的“三面筝”搬进展馆,引人注目;南阳馆以“仲景之光,新耀世界”为主题,展现深厚悠久的中医文化;平顶山馆则办起了“汝瓷展”,各式精美的汝瓷陈列展柜,让人眼花缭乱……

开封馆

鹤壁馆

在展会上,游客既可以欣赏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还可以通过优秀文化创意IP项目展示和服务平台,沉浸式体验中原文艺精品的深厚技艺和文化魅力。

“我非常惊讶和惊喜,这些视频和图片让我感受到了郑州深厚的文化。”逛完郑州馆,来自赞比亚的小伙子卡伯兴奋地说道。

汝瓷展示

“今天才知道郑州还有这么好玩的地方!”来自鹤壁本地的张先生说,他翻阅着《郑州晚报》和《济南时报》联手推出的“文旅消费攻略”特刊,“以后有机会我会带着家人、孩子去好好地逛逛我们省会郑州。”

记者 许怡童 文/图

独特设计风格、丰富文化内涵……

郑州主题馆展现古都新风貌


11月14日,以“文创无限 向新而行”为主题的第十一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河南鹤壁开幕。各地展馆纷纷入驻并亮出绝活儿,展示地方优秀文化资源,推介文化产业发展成果,让人大饱眼福。

在一众参展展馆中,由郑州报业集团参与设计搭建的、占地160平方米的郑州主题馆,以独特的设计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凸显“建设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主题。

五个关键字 “中”“通”“风”“古”“商”

从展厅整体设计来看,“中”“通”“风”“古”“商”这五个关键字被融入其中。“中”字寓意郑州地理位置在天地之中;“通”字则展示了郑州四通八达的区位优势,包括“米”字形高铁和“空中”“陆上”“海上”“网上”四条丝路;“风”字突出了郑州作为《诗经》“郑风”发源地的文化底蕴;“古”字则展现了郑州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积淀;“商”字既指郑州商代都城遗址,也象征着郑州作为国际商都正在全力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决心和成就。

郑州主题馆的外部设计采用了手绘文创作品《绘见郑州》,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郑州历史上的城池、建筑和文化景观。内部展厅则分为三个单元,围绕郑州城市品牌“天地之中、黄帝故里、功夫郑州”做文章,可概括为“一幅画”“一只蚕”“一部戏”,各有千秋,引人入胜。

三个单元 “一幅画”“一只蚕”“一部戏”

第一个单元“天地之中”以嵩山世界地质公园和“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为核心。“一幅画”指的是大屏幕展示的郑州美术馆(郑州画院)原馆长、院长封曙光的巨幅画作《中岳幽峻图》。这幅画将嵩山的雄、幽、险、秀描绘得淋漓尽致,目前收藏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第二会议厅,是郑州的骄傲和象征。

第二个单元“黄帝故里”则展示了郑州的大遗址公园。郑州有丰富的大遗址元素,如郑州商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郑韩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北宋皇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一只蚕”是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发掘出土的用野猪獠牙雕刻的蚕雕,它证明了最早的家蚕驯化和丝绸源头在郑州。距今5300年前后的河洛古国正是黄帝时代,郑州也是黄帝出生、生活和建功立业的地方。

第三个单元“功夫郑州”则聚焦郑州的少林功夫和主题公园。“一出戏”指电影《少林寺》,影片的恒久魅力,让少林功夫成为世界闻名的文化符号。展馆屏幕播放的壁画,正是少林武僧练武的场景。此外,还展示了“幻乐之城”郑州中牟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建业电影小镇、郑州海昌海洋旅游度假区等文旅项目,以及二砂文创园、阜民里等城市更新项目,为游客提供更丰富的游玩参考。

邀请游客 “有功夫,来郑州”

据统计,目前郑州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89项,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馆藏可移动文物11万件/套。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源是郑州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的集中体现,也是郑州做好文旅文创这篇大文章的底蕴和禀赋所在。

近年来,郑州市在打造文化功夫上下了苦功夫,也练成了好功夫。上半年,郑州全市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单位数达到570家,实现营业收入439.5亿元,同比增长8.9%。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郑州市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强劲实力和巨大潜力。

作为建设中的“国家中心城市”和“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基地全国重地”,郑州正在全力打造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城市。1300万郑州市民诚挚邀请广大游客:“有功夫,来郑州!” 

记者 张晓璐



文化体验、创意购物、非遗互动······入选全国创意案例

夜游嵩山再次点燃夜激情


近日,《夜游嵩山:将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相融合,为游客提供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全方位享受》入选中国旅游协会第六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

据了解,“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收集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旨在通过“案例”的收集、推广,为全国旅游行业产品创新创意、服务质量提质升级树立示范标杆。

嵩山在夜幕下绽放新的魅力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深度融合的匠心项目

嵩山,作为五岳之中的“中岳”,距今已有36亿年,是欧亚大陆板块第一个出露海平面的地方,有世界地质公园、嵩山历史建筑群的世界级名片,自古便是自然与文化的双重瑰宝,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帝王将相的目光,更是华夏大地自然美景与深厚文化底蕴交相辉映的典范。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登封文旅集团凭借其对嵩山资源的深刻理解与前瞻性战略规划,迈出了创新的一步,精心策划并推出了“夜游嵩山”这一独具匠心的旅游项目。该项目通过现代科技手段与嵩山悠久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为游客编织一场穿越时空、前所未有的夜间盛宴,彻底颠覆了传统旅游模式的界限。这一举措不仅填补了登封国有景区夜经济的空白,更是为嵩山这一古老的文化符号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体验传统文化

一场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全方位享受

夜游嵩山通过灯光亮化、场景布置、业态植入等多维度的创新,成功地将嵩山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底蕴相融合,为游客提供了一场视觉、听觉乃至心灵的全方位享受。在光影交错的夜晚,游客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嵩山独有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体验那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

夜游嵩山的成功,离不开对灯光艺术的精妙运用。灯光亮化利用LED等现代照明技术,将嵩山的大门装扮得如梦似幻,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引领游客步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说起夜游嵩山,“天中市集”则是躲不开的话题。市集以“场景打造、人文融入、潮流艺术、休闲娱乐”四大板块为核心,巧妙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相结合,为游客提供了一个集文化体验、美食享受、创意购物、非遗互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状元小道的设计,无疑是夜游嵩山项目中的一大亮点。这条以科举制度为背景的沉浸式体验路线,通过童生门、举人阵、中华射艺、贡士位、诗词灯、状元榜等一系列美陈装饰打卡点,让游客仿佛置身于古代科举考试的现场,亲身体验从童试到殿试的艰辛与荣耀。同时,状元小道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热门话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分享,进一步提升了嵩山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

夜游嵩山项目的成功实施,打破了传统旅游的时间限制,延长了游客的停留时间,促进了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从数据上看,项目四期共计投资1100万余元,自2023年4月正式运营以来,夜游嵩山已接待游客130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000余万元,带动旅游综合收入5亿元,极大地提升了嵩山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登封市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让嵩山的夜色成为令人难以忘怀的记忆篇章。

记者 袁建龙 文/图

“牡丹”芬芳聚方城,曲苑花开别样红

第九届河南曲艺牡丹奖推优活动颁奖仪式举行

“牡丹”芬芳聚方城,曲苑花开别样红。近日,由河南省文联、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办的“百花增彩新时代”第九届河南曲艺牡丹奖推优活动颁奖仪式暨惠民演出在方城县人民剧院举办。

本次推优活动前期共收到了来自全省各地报送的94个节目,经专家认真遴选,最终有38个节目获奖。曲种涵盖河南坠子、大调曲子、三弦书、淅川锣鼓曲、相声、小品、快板、山东快书、喷空等艺术门类。2天3场的展演,140余名老中青曲艺人才同台竞技,经典作品与新创佳作兼容并蓄,一系列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民族精神、展现曲艺特色、说唱人民心声的优秀作品脱颖而出,为曲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演出现场

本次推优活动新人新作比重较大,凸显我省曲艺创新工作发展成效的提升,涌现出新面孔、新作品,不断充实提高我省曲艺力量。本次参评作品中,有表现江南雅韵的器乐演奏《江南春》,有展现乡村振兴的淅川锣鼓曲《送吉祥》,有反映社会不良现象的大调曲子《彩礼风波》,有歌颂全国道德模范的山东快书《约谈》,还有相声《新活与薪火》、快板《红旗渠》等,题材众多种类丰富,集中展示了年轻一代河南曲艺人的精神风貌,让在场的观众大呼过瘾,评委赞赏有加。

本次第九届河南曲艺牡丹奖推优活动的举办,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河南曲艺事业蓬勃发展的新风貌,推新人、出新作,努力打造高水平、高品质的河南曲艺队伍,使曲艺牡丹之花在中原大地生根发芽、竞相绽放。

河南曲艺牡丹奖,作为我省曲艺界的最高奖,自2001年开始设立,至今已开展了9届,从中走出了一大批优秀曲艺人才,为建设名家领军、新秀辈出的曲艺人才队伍,推动全省曲艺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记者 秦华/文 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图


烩面冰箱贴、文创冰淇淋、古币巧克力……

“硬控”年轻人 郑州文创火出圈

从最早的故宫口红,到甘肃麻辣烫毛绒花束,再到西安“绒馍馍”jellycat……随着文旅市场的火爆,全国各地的文创产品也层出不穷。

对当下年轻人来说,拍照、盖章、买文创已纳入“城市打卡三件套”,甚至有人为了购买文创专门奔赴一座城。小小冰箱贴,如何能“硬控”年轻人?博物馆文创,为何总能拨动人们的心弦?

郑州作为拥有几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紧随其后,制作了各种富有历史底蕴和城市特色的文创产品。炫彩夺目的冰箱贴、造型各异的文创雪糕、考古盲盒等,都担任着城市文化宣传的使者,讲述这座城市的厚重历史与现代记忆。

河南博物院文创商店

新潮且有历史底蕴的文创冰箱贴

在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内,有一家名为“大可的有趣商店”的文创小店,主要经营冰箱贴、明信片等文创产品。记者观察发现,与传统文创产品主打美观的特质不同,这家店设计的产品更新潮,也更具有历史气息,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你看像这个冰箱贴,表面上看是以河南省的轮廓为底板,刻画印有各城市的地标建筑。实际上我们还设计了一个骑着电动车的小人,可以拨动让他上下移动。这是代表着孔子周游列国14年,轨迹基本上都是在河南境内,这个是我们想宣传的点。”店主陈蕾介绍称。

陈蕾的店里有各式各样的文创产品,主要以冰箱贴和明信片为主,绝大多数的产品都是她亲自设计的。“冰箱贴比较小巧,方便携带,而且价格没有那么贵,是宣传城市文旅的一个很好载体。”

郑州博物馆首款吊坠冰箱贴

在“大可的有趣商店”里,陈列着各式各样独具特色的冰箱贴:有的以河南地标性建筑为主题,如二七纪念塔、少林寺、清明上河园等;有的则呈现河南特色 美食,如胡辣汤、裹凉皮、烩面等。

陈蕾告诉记者,自己从事设计已经有10年时间,一直在做文创相关的工作,直到一年前决定开始做河南文创冰箱贴,陆陆续续半年时间出了十几款原创产品。“我做这个东西本身就是因为喜欢。我希望外地人也好、本地人也好,拿到手里的东西是有质感的。”

作为首家做河南文创的小店,设计者陈蕾本人却并非土生土长的河南人。“我是东北人,6年前嫁到河南这边来了。来之前对河南有一些刻板的印象,来之后发现河南人是特别淳朴、特别善良的。后来了解到这里还有很厚重的历史文化,就想以这种方式把河南文化宣传出去。全国任何省份和地区没有文创都可以的,但河南一定要有,它值得宣扬。”

而在记忆油化厂创意园的另一边,游客们正在争相购买文创冰淇淋。手举雪糕在各种地标性建筑打卡拍照,成为年轻人之间的流行新风尚。“郑州文字”“肥皂造型”的文创雪糕让旅行拍照多了一份别样的仪式感。从洛阳前来游玩的李女士表示:“这样发朋友圈感觉特别酷。”

唐宫夜宴手办

“有一种把文物带回家的满足感”

“文”是根本,“创”是生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景区、博物馆开始重视文创产品开发。河南博物院的“洛阳铲”考古盲盒就走在文创产品开发的前列。

早在2020年底,河南博物院就推出了“考古盲盒”系列文创产品,一经推出,便火爆全网。记者了解到,这款文创产品引用了“盲盒”的概念,在购买前消费者并不能知道具体购买的是哪一个文物模型,需要购买者用“洛阳铲”一点一点挖掘,让宝物逐渐呈现全貌。有网友评论称:“像是经历了考古挖掘的过程,不仅能了解历史,还有一种亲身参与感。”

而如今,河南博物院推出的文创产品更加丰富多元。在河南博物院一楼文创产品区,摆放有古钱币形状的巧克力、印有瓷器花纹的尺子和书签、文物模样的冰箱贴和钥匙扣、与瓷器色系相同的发夹等。在现场挑选购物的王女士告诉记者:“这些冰箱贴、发夹高度还原了馆内的文物,买下它们,有一种把文物带回家的满足感。”

妇好鸮尊书签

文创产品推动郑州文旅经济发展

为贴合更多受众消费,河南博物院还推出了小夜灯、茶叶、茶具等高端文创伴手礼。在这里,不论是学生党还是社会精英人士,都能选购到自己喜欢的文创产品。

为了更好地满足外地游客的需求,“大可的有趣商店”也开通了线上购物平台。陈蕾说:“下一步,我希望我们能有一个品牌店,做更多更有历史底蕴的文创产品,把河南文化更好地宣传出去。”

河南博物院内,游客们仍络绎不绝。很多游客选择购买一个冰箱贴或者一个盲盒,作为这趟旅程的纪念。小小文创不仅给游客们带来了美的体验,还带动了当地文旅经济的发展。

如何用文创产品 推动文旅经济发展?唐宫夜宴给了我们答案。在2024中国文旅二次消费激活分论坛上,河南唐宫文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崔松旺表示,唐宫夜宴已实现用文化赋能产业。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宝龙广场负一层,已建成星河里·唐宫夜宴唐风主题街区;在洛阳,也已建成唐宫夜宴中式围炉烤肉主题餐厅,实现了从线上文创产品到线下的产业落地,不仅巩固了IP厚度,还拓展了更广阔的商业空间。

记者 杨泽雅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卜贝贝 统筹:闫佳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