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在2024中国算力大会系列活动的算网城市&智能计算分论坛上,浪潮信息、中国信通院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算力高质量发展评估体系报告》。
该报告详细阐述了我国算力发展现状和挑战,提出高质量算力定义、三大内涵、“三高三可”六大特征和六大发展路径,探索性构建了包含5个维度12个指标的人工智能高质量算力评估体系,推动算力发展由“量”向“质”,规范加速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显示,我国算力发展在供需匹配、智能水平、节能减碳、普适普惠、产业生态、多元评估等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
报告阐释了高质量算力的定义,即人工智能时代,高质量算力是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计算架构,与算法、数据深度结合的高水平计算能力。其中,三大内涵分别是技术创新“主引擎”,推动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和应用、提升科研效率;生产要素配置“优化器”,数据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价值最大化、实现资源的弹性伸缩,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化剂”,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发展,促进元宇宙、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新产业发展。此外,六大特征分别是高算效、高智效、高碳效、可获得、可持续、可评估。
报告认为,高质量算力以系统设计提升算效、协同驱动提升智效、全生命同期管理提升碳效、基建先行推动算力普适普惠、繁荣生态推动算力可持续发展、多元评估加速算力规范化发展为主要发展路径,全面赋能数字经济、智能社会发展和新型科技创新。
报告结合人工智能时代算力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索提出面向人工智能的高质量算力评估体系。5个评估维度包括算效水平、智效水平、碳效水平、可获得水平、可持续水平。其中,算效水平包含的评估指标有理论算效、实测性能、资源利用率;智效水平包含的评估指标有模算效率、智能化程度;碳效水平包含的评估指标有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算力碳效;可获得水平包含的评估指标有普适能力、普惠能力;可持续水平包含的评估指标有技术兼容性、供应链完备程度、产业生态开放水平。
记者 徐刚领 孙婷婷/文 周甬/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