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博物馆就像踏上了一场穿越之旅,人们会遇到过去时代的遗物,这些文物诉说着早已消失的文明故事。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郑州聚瓷博物馆、郑州市丝路文化博物馆、郑州鼎藏钱币博物馆,探索历史的深沉厚重,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
记者 赵蕾
郑州聚瓷博物馆
器物风物两相宜
河南制陶历史悠久,陶瓷文化底蕴深厚。在郑州,有许多陶瓷类专题博物馆,收藏、展示着中原地区的陶瓷器物。而位于金水河畔隋河宋肆院内的郑州聚瓷博物馆便是其中之一。
所谓“隋河”,指的是隋唐大运河的修建,使郑州一度“商旅往返,舟船不绝”,成为当时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而“宋肆”,是说北宋时期,作为西辅的郑州,在繁荣的商业贸易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基于此,隋河宋肆以飞檐翘角、雕窗镂瓦、花木扶疏、船舫浮萍为主要特色,建筑古朴典雅,园林闲适幽静。在这曲院回廊之间,郑州聚瓷博物馆就坐落于此。
聚瓷博物馆以陶瓷为主要展品,主要收藏、修复、展示陶瓷器物和标本,展出的藏品年代上至仰韶时期下至民国时期,器物包括仰韶文化尖底瓶、汉代陶灯、北朝陶俑、唐代鲁山花瓷拍鼓、宋代执壶等,充分展现了中华陶瓷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该馆展厅以仰韶文化为开端,按年代顺序,以仰韶文化、汉代陶塑、北朝遗珍、唐宋风韵、明清民风和民国瓷韵6个单元为重点,兼顾其他年代文物陈列,整体上反映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
古朴的建筑引人步入深邃的历史长河,满满的陶香瓷韵更令人沉醉其间、回味无穷。聚瓷博物馆内丰富的展品、珍贵的文物、优美的环境,让观众饱享丰盛的文化果实,也为市民构建了传承文化、赓续文脉的城市公共空间。
地址:中原区嵩山南路与陇海西路交叉口西北方向隋河宋肆院内
郑州市丝路文化博物馆
丝路文化连通中西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商贸之路及中西方文化交流之路。中国的丝绸、陶瓷、茶叶等大量珍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世界各地,中亚、西亚和非洲的香料木草、奇珍异宝及农产品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通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胡服、胡乐、胡舞也曾盛行中原并传化至今……
郑州市丝路文化博物馆作为中原首家丝绸之路文化主题博物馆,不仅是一座展示“丝绸之路”历史的殿堂,更是一个连接古代与现代、中方与西方的文化桥梁。从精美的丝绸、陶瓷到珍稀的玉石、珠宝,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特别是“丝绸之路”上的那些特色商品,如香料、药材、珠宝等,不仅展示了古代贸易的繁荣景象,也让人深刻感受到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魅力。
丝路文化博物馆坐落于文化底蕴深厚的管城区,馆内收藏了与丝路文化相关的各类历史文物1500余件,梳理自汉唐至明清时期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脉络,并以“陆地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万里茶道、丝路遗珍4个展区,多角度展示丝路文化的历史积淀,为新时期中原文化发展献上了一幅多元文化和谐交融的美丽长卷。
地址:管城区文治路与鼎盛街商都双创基地E2号楼一层大厅
郑州鼎藏钱币博物馆
一串钱币见证古今
用钱币讲述中国故事,于方孔间见证历史兴衰。作为郑州首家钱币文化主题非国有博物馆——郑州鼎藏钱币博物馆,馆内收藏历代钱币及相关物品1万余件,贝币、刀币、铜板、银元等应有尽有,币种丰富;展厅中的先秦、秦汉、魏晋、隋唐、两宋、辽金西夏元、明清、近现代八大板块,完整呈现了中国货币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贝壳、布帛,到后来的金属货币,每一种钱币都代表着一段独特的历史时期。秦朝和汉朝是中国古代钱币发展的重要时期,秦朝统一货币,半两钱成了主流货币;汉朝则发行了五铢钱,影响深远;清朝则是中国古代钱币的鼎盛时期,康熙、乾隆等皇帝的年号钱广为流传……这些钱币不仅是古代经济的见证,更是历史的印记。
鼎藏钱币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细的文字说明,向观众介绍了古代钱币的历史背景、制造工艺、文化内涵等方面的知识,观众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钱币文物,还可以了解到古代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变迁。同时,博物馆还设置了民俗钱币专题、中外货币交流等特色板块,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我国货币的历史特色和时代风貌,切实为市民提供一个了解和学习货币文化的重要平台。
地址:金水区郑汴路与玉凤路朝阳门财富广场4楼
文章来源:《中原地铁报》2024年6月27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