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座宝藏博物馆 一个都不能错过

2024-07-02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博物馆是了解一座城,感知一个地方的最佳窗口,更是孩子们学习文化、掌握知识、开展第二课堂教育的理想场所。通过观展品、听讲解,领略历史人文,感受文化底蕴,增加孩子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和认知。

郑州不同主题的博物馆,可以让孩子们深入了解远古的历史人文和如今的中原文化,拓宽他们的视野,增长知识。本期,推荐三座宝藏博物馆,它们各具特色,精彩非凡,一个都不能错过。

记者 赵蕾

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

穿越千年的“商都遗址”

在郑州一环,坐落着历经3600余年的商王朝遗址,如今已焕发出新的风采,以“郑州商代都城遗址博物院”的名字傲然于世。千年的岁月在这里写就了壮丽的历史篇章,因而也留存了众多的文物古迹。

作为郑州乃至河南极具特色的博物院,馆藏文物种类丰富,很有看点。基本陈列“巍巍亳都 王都典范——郑州商代都城文明展”,分“文明摇篮”“玄鸟生商”“巍巍商都”“大邑商都”“四方之极”“生生不息”“守望保护”7个单元,展示郑州商城遗址出土文物、遗迹、考古研究、遗址保护成果,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郑州商代都城的历史背景。

通过丰富多样的文物和先进的多媒体展陈技术,让观众得以一览3600余年前商代早期王都的风采,感受商都郑州的文化魅力。

地址:东大街地铁站F口东200米

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藏隐于市的“文化瑰宝”

陶瓷的发明创造、传承演变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顺河路36号,商代城墙遗址旁,就有一座陶瓷专题博物馆——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创办于2007年的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是郑州最早一批成立的非国有博物馆,藏品达3000余件(套),以元代以前中原陶瓷为主。多年来,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以“藏品立馆 学术强馆 传承文明 服务社会”为办馆宗旨,常年对外免费开放,定期更新展览、举办学术研讨会,以陶瓷为载体,传播中国古陶瓷文化,传承中华文明。

目前,该馆推出了基本陈列展“大河上下——黄河流域陶瓷精品展”和临展“人间烟火——中国古代衣食住行展”,其中,“大河上下”展览分为先秦时期、汉唐时期和宋元明清时期的黄河流域陶瓷三个部分,通过100余件展品讲述“黄河故事”;“人间烟火”展出从商、春秋战国至宋、元时期的陶瓷器100余件,从衣、食、住、行、劳、酒、茶、娱8个方面,带广大观众感受古人“人间烟火”的生活日常,品味蕴藏其间的优秀中华文化。

地址:金水区顺河路36号(紫荆山公园南门西侧)

郑州山海砗磲博物馆

匠心独具的“山海砗磲”

有一种远古贝类生物,自亿万年前生存至今,它在浩瀚的海洋中,依伴珊瑚静生静养,数百年后成为“贝王”——砗磲。它涅槃后,肉身贡献于养育它的海洋,留下坚硬洁白的躯壳,继续经受大海的洗礼……或散落于浅海,为淡蓝色的海洋点缀出片片白光;或随地壳运动,经受高温、高压的锻造,隐藏于陆地山川之中,亿万年后修成正果现世,成为世人敬畏的圣物和珍宝——砗磲玉。

早在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开始使用砗磲器物,但在近现代无节制的捕捞中,野生砗磲几近绝迹,以至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那些在漫长岁月中被制作出来的砗磲器物,散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而在郑州,藏着一家颇具特色的砗磲文物专题博物馆——郑州山海砗磲博物馆。

该馆成立于2017年3月,时至今日累计藏品14000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3件(套),二级文物69件(套),三级文物294件(套)。

如果你想了解砗磲的前世今生,那就走进展厅,我们一起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地址:管城回族区东风南路与经北六路交会处文博城西区祥云街西6楼4层

文章来源:《中原地铁报》2024年5月23日报道

分享到: 编辑:赵蕾 统筹:闫肃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