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塔 | 让“扫一扫”更便捷安全并不太难

2024-06-19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据《人民日报》报道,有记者注意到,在“扫一扫”实际运用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强制扫码”所带来的消费者精力与时间成本的“过度付出”与个人信息泄露风险;再例如,“扫码出行”的大范围普及,让人们对于“二维码”的依赖程度增加,从而影响出行效率,需要相关方面给予更加人性化的调整。

乘坐地铁、公交时,拿出二维码“扫一扫”便可以顺畅通行;在餐厅点菜时,不需要服务员,只用“扫码”跳出点单小程序,佳肴便会被一一呈上,甚至价格相比线下还会便宜一点点……“扫一扫”的应用模式正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过,在以前,这些影响往往被聚焦于正面,即“扫一扫”如何让生活更方便、更快捷。如今,这个新兴技术的另一面正在被关注——由于缺乏相关监管与明确标准,“扫一扫”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应引起我们警惕。

其实,“扫一扫”的正面效益与负面影响相互“碰撞”的背后,是数字技术的飞速进步与互联网应用紧密结合所带来的截然相反的后果。比如,“扫一扫”支付,本来是件便利消费者的好事,但因为单一、强制的支付方式,损害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让他们“不得不”通过手机号授权、添加好友、关注公众号等一系列繁杂冗余的程序,达成仅是付费的目的;再比如,交通出行对“扫一扫”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相应的,人工服务越来越少,相关配套设施有时也没有跟上,让手机出现“意外状况”的消费者叫苦不迭。也就是说,“扫一扫”虽然占据技术优势而被广泛使用,但其中同样蕴含着因为过度“滥用”技术,而使技术“泛而成灾”的风险。

一件新生事物的产生、风靡、发展,总是遵循着相应的规律,在“扫一扫”引起相关风险的同时,也是重新思考如何使用好这种技术的有利契机。

如何将改变尽于精微、落到实处,还需解决许多细节上的问题。如对于点单、支付等日常消费行为来说,需要重点关注数据信息泄露问题,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加强平台监管,限制或者取消使用二维码过程中的种种不必要环节和条件,保护消费者隐私。对于地铁、驾车、单车出行来说,在“扫一扫”大范围普及的同时,人工服务不能全部取缔,配套服务也要及时跟上,以满足出行者的不时之需;同时,要考虑到不同年龄群体的不同需要,现金支付应该继续发挥作用,让青少年和老年群体不便使用“扫一扫”时,也能从容地使用现金支付……

以此而言,搭建好不同场景的使用框架,划定不容侵犯的权限和标准,结合不同场景进行适应性改造,完全可以把“扫一扫”各种问题整治好。毕竟,科技有着灵活的机动性和强大的适应力,解决“扫一扫”应用目前的堵点与痛点也不是太大的难题。

评论员 康钰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卜贝贝 统筹:邓红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