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固有印象里,煤矿是非常传统和辛苦的行业,但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推进和落地,这些情况正在发生着改变。近日,由郑州移动、新郑煤电、山西戴德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胶带运输机智能巡检”场景,成功入选矿山领域机器人典型应用场景。
据悉,郑州移动通过在井下建设5G专网,凭借5G超大上行的独特优势,不仅实现了调度中心实时监控、连线井下作业,而且利用无人巡检机器人,大幅提升了巡检作业范围,有力保障了煤矿作业的安全性,助力新郑煤电实现了“5G智慧矿山”高质量安全绿色发展。
5G赋能,给矿山装上“智慧大脑”
走进新郑煤电调度中心,一张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井下的采煤场景,通过监控大屏,可以实时清晰地看到,工人轻点采煤按钮,设备有序运行……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设备的运行状态一览无遗。
新郑煤电调度中心
随着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在移动5G的赋能下,新郑煤电走上了“5G智慧矿山”的转型之路,并且取得了长足发展。
郑州移动以新郑煤电刚需为出发点,着眼当下、兼顾未来,充分考虑网络规划的整体性和实施的阶段性,对井下全部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布置一张网络,实现了全区域5G无线网络覆盖。郑州移动新郑分公司政企部5G项目主管裴珑珑告诉记者:“基于这张5G专网,我们进行了多场景的接入,将各种专业业务系统汇聚于一个平台,实现了井下语音、视频、数据三大业务一网承载,助力新郑煤电建立了智能化矿山应用通信的‘高速公路’解决方案。”
“这是我们井下的实时场景,实现了矿井下视频终端‘剪辫子’。”新郑煤电有关负责人指着调度中心的大屏说,这是名副其实的“矿山大脑”,集调度通信、安全管理、视频监控等功能为一体,井上工作人员可实时在调度中心监控、连线井下作业,全面保障煤矿作业安全性。
智能巡检,机器人护航安全生产
在新郑煤电西翼上仓巷,巡检机器人正沿着轨道缓缓而行,巡查运行区域内设备是否正常运转。“这可大大解决了我们的痛点。”提及无人巡检机器人,该负责人感慨地说道。
巡检机器人巡视画面
西翼上仓巷坡度大、巷道窄,由于皮带机倾角大,在正常运输过程中,沿线撒煤、煤块飞落等现象严重,很难保证侧方人员的安全,导致皮带运行期间无法人工对胶带机进行巡检。同时,西翼上仓担负着矿井诸多采掘工作面的生产运输任务,每天实际运行时间基本达到20小时左右,预留的检修时间很短,巡检人员只能在很短的检修时间里完成皮带巷的巡检工作,很难保证巡检的周密性和可靠性。
对此,郑州移动携手新郑煤电创新研发巡检机器人项目,不仅减轻了巡检工的劳动强度,降低了劳动风险,还大幅提升了运行效率。据裴珑珑介绍,巡检机器人能够代替巡检工,实时采集、存储、传输现场的图像、声音、温度、烟雾、甲烷等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判断是否存在设备故障以及故障位置,及时发现出现的问题,避免事故扩大化,大大降低生产过程中的非正常停机时间,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在5G的加持下,传统煤矿正不断焕发生机,涌现新质生产力。接下来,郑州移动将积极探索创新,利用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助力煤炭行业提高开采生产效率,优化能源管理流程,降低开采成本和损耗,为煤矿开采插上“数智之翼”,智创“煤”好未来。
记者 李冬生 通讯员 陈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