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下午,以“黄帝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使命”为主题的第十七届黄帝文化论坛圆满完成各项仪程后,在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落下帷幕。6位专家学者聚焦“黄帝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创新使命”论坛主题,紧扣时代主线、传承文化根脉,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饕餮的文化盛宴和一次心灵的涤荡之旅,让黄帝文化焕发更加耀眼的光芒。
延续黄帝文化是使命与担当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杨朝明以《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的儒学精义》为题,开启了第十七届黄帝文化论坛全天的精彩。杨朝明表示,从黄帝到夏商周三代,上古时期历史文化哺育孕育涵养了中国儒学,探讨传统文化传承弘扬中的儒学精义,实际上就是探寻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精神文明硕果,是对人文始祖黄帝最好的纪念。半部论语治天下,杨朝明表示,孔子学说的特点就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只有读懂孔子学说,才能真正了解中华文化之博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宫长为认为,当下,我们所肩负的时代使命,就是延续黄帝文化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宫长为说,在文化建设中,把以黄帝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结合创新发展,就是这个时代的担当。
在人文与科学中观华夏文明
著名作曲家关峡在现代交响乐创作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中国民歌民乐、戏曲音乐等丰富宝藏,在此基础上守正创新,从民族民间音乐中改编、编曲,讲好中国故事。关峡说,这些作品在欧美演出后,受到了许多国外友人的好评,也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对和平的渴望。
“黄帝文化精神内涵是和谐、共生,在建筑学中,体现在一个城市历史积淀过程中形成的个性特征,这便是城市建筑风貌。”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镜堂看来,这种风貌是在地域、文化、时代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并用翔实的文化遗产案例证实了“要继承优秀地方传统文化,提炼地域独有的文化特征,又要着眼现代先进文化,创造地研究和发展本土文化,还要注意吸收融汇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在共性中突出地方个性”这一观点。
以中华文化之“根”涵养华夏人文之“叶”
华东师范大学东方哲学研究院创始院长王寅认为,作为一个拥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东方大国,我们的祖先早就形成了一套对宇宙、对天地,包括对人怎么活于天地之间的哲学体系,而这一切的定律与法则都隐藏在《黄帝内经》里面。
中国政法大学思政研究所副教授郭继承表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她养育了中国人几千年,早已内化成不断开拓进取、披荆斩棘的智慧之源。“中华文化要扎根人民,要正视人性、引导人心,才能增强人们的智慧、境界、格局、德行。”郭继承认为,要用中华文化最精彩的智慧不断涵养这个社会,这要成为我们的一种社会自觉,从而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记者 董艳竹 张立 杨宜锦 陶然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