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作序,万物和鸣。随着气温回升,“夜经济”点亮绿城活力,郑州记忆·油化厂创意园的集市晚间灯光璀璨、烟火升腾,聚集了大批游客以及“青年摊主”。当“摆摊”成为时代热词,越来越多的年轻面孔拥入这个传统的营生赛道中,开辟新的可能。霓虹处处,夜色之下,有他们有趣的灵魂和“花式摆摊”之道,用宏观的“放大镜”看,小摊位也有大能量,推动着经济、就业“破圈”“出圈”。
“互联网+摆摊” “街头艺术家”开启营销新模式
“自由随性”是24岁的小搏选择走上街头的理由。
两套画笔,些许画纸,布满特色挂件的摊位,这就是小搏的全套装备。在她的摊位上,摆着一张又一张表情生动活泼的漫画肖像,每当有往来的行人路过这里,忍不住驻足观看,有人兴起,便请她给自己也画上一张,做微信头像个性十足。
小搏和她的5分钟画像夜市摊
相较于摆摊“老江湖”,年轻人更懂得“花式经营”,“线上+线下”的摆摊模式成了很多年轻人的“标配”,小搏也是其中一员。保持线下摊位运营的同时,小搏仍在通过网络平台在线接单,将画作销至五湖四海,她所绘的卡通形象画深受各地网友喜爱。
小搏此前就读于美术类院校,绘画可以说是她的“老本行”。在校期间,她便已经开启了网上接单模式,通过专业技能为自己赚得生活费,毕业之后,这本“生意经”延续到了现实生活。
对于小搏而言,加入集市就像找到“组织”。“我觉得摆摊很自由,没有约束,是我喜欢的生活方式”。
从“小白”到“大师”,小摊主也有大梦想
均匀裹上淀粉、下锅炸至酥脆、充分撒满调料……3月20日傍晚,杨占阳开始忙碌起来。
“我今年27岁,摆摊也有3年了。工作日就到傍晚才出摊,周末一早就过来了。”杨占阳说,他最初是名厨师,后来摆摊卖炒面、炒粉一类的餐食,来到油化厂后开始售卖炸制类小吃。
杨占阳的摊位名叫“幸福炸货铺”,如摊位的名字一般,杨占阳说自己也是个幸福的人。妻女有时会在他出摊时一同来到此地,杨占阳忙碌时,妻女或逛园,或在一旁吹吹晚风、看看游人,“幸福小家”在这里得到具象化的体现。
摆摊创业3年,杨占阳的脚步越迈越大,不仅把自己的小摊经营得有声有色,还收了6名徒弟。“学员在我这里学习了手艺之后,他们自己就照着我的摊位规模去摆摊了,美食得到传播,大家也在互相交流学习中不断走向更好。”杨占阳说。
谈及未来规划,杨占阳愉快地畅想起来:“想把我们‘幸福炸货铺’的招牌做出名气,开满绿城,让更多郑州人吃到我家炸货。”
杨占阳和他的“幸福炸货铺”
“应季”而变,在摆摊中寻找更好的自己
春秋卖捞汁小海鲜、夏天卖烤串、冬天卖糖炒板栗……李冰的摊品“应季而生”。李冰近期还在售卖的糖炒板栗,每逢节假日能炒上百斤。
“去年夏天‘淄博烧烤’火了,我先是下班之后尝试去丹水大道附近摆摊卖烧烤,再后来就‘全职’摆摊卖串了。”25岁的李冰此前从事啤酒配送工作,趁着“淄博烧烤”的东风在工作之余摆摊卖烤串获得不错的收益。
“摆摊之后我也由‘i’变‘e’了,和旁边的摊主处成铁哥们。”李冰说,在摆摊之前自己是名“社恐”,不大会主动与人过多交流,选择摆摊除了能有经济来源,也为能够锻炼自己,多与他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交到不少好友。
集市见证了城市经济的转型发展,也为众多小商贩、个体经营者、小微创业者提供了就业空间。如今,经济多元化发展,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引领下,“老地标”焕发“新活力”,不管是“技多不压身”的绘画青年,还是向往自由生活的潇洒摊主,他们都给夜经济的调性增添“青年友好”的底色。摆摊自带的社交属性,让集市摊位经营者和游客的满足感也不再局限于产品本身,更有可能在人的“乐趣”上。
豫A青年甜品站、小马家关东煮、手工真花饰品、童年记忆零食……园区的集市还有着许许多多“摆摊人”,他们有着不同的际遇,也有不同的向往,但他们的故事都在这里书写和延续。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安欣欣 文/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