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段汽车穿越秦岭隧道、隧道两端景物迥异的视频,引发550多万人点赞。视频发布者称:“穿过秦岭隧道后我才明白,为什么秦岭是中国南北分界线。”然而,地理爱好者陈先生发文质疑该视频是拼接而成。随后,视频发布者道歉称,自己犯了知识性错误,因创造需要的确有拼接剪辑。(2月27日上游新闻)
这段仅有12秒的视频,呈现出车辆穿越隧道的景色变化,一头是绿意盎然,一头是白雪皑皑,仿佛穿越了时空,让人忍不住惊叹万事万物的神奇造化。
然而,如此美景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人为的移花接木。如此“美得有点不真实”,也确实是拼接、虚假后的结果。
有违真实的错误共有两处。其一,视频中汽车进的隧道是雁鹅山隧道(重庆市巫溪县),属于大巴山地界,和秦岭是完全不同的山脉,视频作者未准确核实内容,犯了知识性错误。其二,视频使用了不同材料,视频作者不仅东拼西凑、弄虚作假,还不标注虚构夸张成分,发布明显误导的文案。
他这样做,是为了画面震撼,是为了传播效果。可真实性,岂能向虚假和流量让步?视频创作的门槛相对降低,行业原则和底线就能失守吗?即便谈不上违背公序良俗,有意传播错误信息、误导观众,也必须引起重视。
这次事件如果不是地理爱好者严谨求真、质疑打假,“伪科普”爆款视频进一步传播,很可能造成人们认知偏差等严重后果。及时止损之余,我们应该清楚,审核监管这根棒子更多是在短视频平台手里,如何挥动、用力几成,决定着真实与虚构、事实与谣言的边界,也影响着内容质量、创作氛围、权益保障的方方面面。
对于五花八门的视频作品,一方面要从源头甄别,遵照相关规定,平台应对虚构内容或争议信息加注标签,引导网民辨别观点传播与客观真相;另一方面,事后平台可运用大数据算法,限流不实消息,提高辟谣信息触达率。传播技术日新月异,伦理规范和审核监管不能隐形或滞后。
目前,秦岭隧道视频仍在热传,无非是评论区多了创作者的澄清和道歉,以及视频底部的一句提示:“原视频当事人已澄清,请谨慎识别”,语焉不详又不清楚醒目,能起到多大的辟谣作用?这样处理够了吗?
大自然有太多不可思议的壮美景象,只要原原本本地呈现便可惊艳世人。科技虽有点石成金般的魔力,其以假乱真的能力也引发诸多焦虑。鼓励二创,但移花接木做不出真东西。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评论员 韩静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