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扬龙头挑大梁——从系列数据看郑州发展

2023-12-28 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 分享到:

“1-11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居国家中心城市第1位;进出口总额完成5027亿元,总量居中部城市第1位。”“新增经营主体42.47万户,总量突破200万户,居中部六省省会城市首位。”……12月27日,郑州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一串串印写在报告中的数据引人注目。

“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郑州重任在肩。今年以来,郑州市全力以赴拼经济,奋勇争先挑大梁,实现了经济发展质的有效提升、量的合理增长、势的蓄积壮大。

“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经济已成为支撑稳定郑州经济大盘的“中流砥柱”。1-11月份,郑州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2%,居国家中心城市第1位;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3%,在国家中心城市、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均居第一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8%,居国家中心城市第3位。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今年以来,上汽动力科技PACK电池、比亚迪新材料等328个项目开工建设,安图生物诊断仪器产业园等291个项目建成投产;新签约项目总额达7300亿元,新开工项目投资总额突破5100亿元,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不断累积。

值得一提的是,以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支撑作用持续增强,汽车整车产量突破80万辆、增长50%,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超32万辆、增长300%以上,数字经济规模达6500亿元,电子信息产值突破6000亿元,新兴产业集群成势。

创新发展已成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主旋律、最强音;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新质生产力也在成为郑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中原科技城跃居全国科技城综合排名前20;全省首个大科学装置超短超强激光平台、国家超算核心节点项目落地建设;新签约一流大学研究院6所,新增国家重点实验室4家、总数达到14家,新增省实验室5家、总数达到12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980家、总量达5800家(占全省50%),新增科技型企业1547家、总量达1.3万家(占全省48%);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70%,带动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7%,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650亿元,创新动能更加澎湃。

人才吸引力决定城市竞争力,城市“年轻力”决定发展向新力。目前,郑州常住人口近1300万,近三年年均人口净流入20多万,人口增量居全国第五,是“全国十大人口最多净流入城市”之一,“城市年轻力指数”全国排名第五。今年手机信令数据显示新增人口27万。

“随着郑聚英才计划、青年创新创业行动的扎实实施,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加速构建、人口红利提质升级。”据郑州市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17名、各类高层次人才1566名,在郑“院士”达到84人,吸引来郑留郑大学生22.7万人,全市人才总量达到282万人。

数据无声,却蕴藏着郑州推动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前行轨迹,映射着郑州“跑出加速度、确保高质量”的发展之势。

“今年以来,郑州的确蛮拼的。透过数据,可以窥见一个奋进的郑州。”河南省委咨询组研究员、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张占仓分析称,郑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稳”的基础更加扎实,“进”的动能更加强劲,“郑龙头”在高高扬起,扛起了“省会城市勇挑大梁”的使命担当。

每一次历史性的抵达,往往也意味着开创性的进发。

目前,郑州正处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迈上高质量发展轨道的冲刺决胜期,处于培育以新质生产力为先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传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攻坚突破期,处于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窗口期。

做好明年工作,郑州市提出要围绕“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引领现代化河南建设”总目标,全面开展“三标”活动、深入推进“十大战略”行动和“十大建设”工程,聚焦“四高地、一枢纽、一重地、一中心”和郑州都市圈建设,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高效能治理,确保整体以工作上台阶、重点工作争一流,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转型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郑州实践迈出更大步伐。

分享到: 编辑:张丹娅 统筹:苏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