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对我的帮助和照顾。”12月19日,22岁的江西小伙杨某经过医疗救治病情稳定后,在返乡前夕,用自已身上唯一的钱做了一面锦旗送给向荥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
这是荥阳市民政局启动“5+1”冬季专项救助机制以来,发生的感人至深的一幕,而故事的开头,要从一个多月前得那场救助说起。
路边突发疾病 荥阳民警及时发现
10月31日上午10时,荥阳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接到豫龙镇派出所电话,称有一名疑似精神疾病无法查实身份信息的年轻男子,在西张寨村附近病情发作,无法进行语言交流。
豫龙镇派出所民警将其送至荥阳市救助管理站,该男子刚下警车就把鞋子甩在一边,情绪异常激动,嘴里还不停说着什么,左手腕及掌心有明显伤口,已经结痂。
救助站工作人员本着“先救治、再救助”的原则,为他穿上了棉大衣并及时联系阳光精神病医院,为该男子进行救治。
确认身份信息 与家人取得联系
医院对该男子做了全面检查,经过诊断,该男子确有精神疾病。在院内,该男子情绪不稳定,急躁不安,对救助站工作人员不信任,也因口音不通,不愿与人交流,医院对其先安抚,再救治。
该男子在医院期间,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不间断地与医生联系,了解杨某病情,并多次到医院看望杨某,为他添置棉生活用品,询问他需要什么帮助。
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通过寻亲网等多种渠道查找不到该男子个人信息,于是委托辖区派出所民警通过比对确认该男子系江西抚州南丰县人,名叫杨某,今年22岁。
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查明杨某身份信息后,迅速与江西省民政部门沟通,几经周折,与杨某家人取得了联系,详细说明杨某在荥情况,及时向其家人报了平安。在电话中,杨某的父亲有着焦虑和担忧,当得知孩子在医院医治并被照顾得很好时,电话那边传来了哽咽声。
病情稳定 护送返乡
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杨某病情趋于稳定,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态度转为信赖和愿意交流,他表达了想要回家的意愿,但前几天,因为雨雪天气,有些高铁线路已经停运,救助站与他沟通,打算天气好转后护送他回家。
杨某听到这一消息非常高兴,对工作人员说:“你们算一下多少钱?走之前我把帐结了。”工作人员回答道:“你好好配合医生治疗,回家之后按时吃药,定时检查,不用想这些,这是我们的工作职责。”
12月19日,返乡的前一天,杨某把“热心救助、情暖人间”字样的锦旗送到荥阳市救助管理站,发生了文章开头的感人一幕。他说:“我接受过政府的关心,我回去之后一定好好的,我还要参加高考呢。”工作人员纷纷为他送上祝福。
12月20日凌晨5点多,天还没亮,寒风刺骨,救助管理站两名工作人员出发到医院接杨某去往郑州高铁东站,全程护送杨某跨省返乡。河南到江西,郑州到抚州,小伙离别之际有些不舍,在荥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感受了郑州这座城市的温暖。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李娜 见习记者 田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