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与海的奔赴!海内外嘉宾畅谈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

2023-09-05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昨日,2023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在上午的开幕式、主旨演讲和主题讨论环节,来自海内外的数十位嘉宾围绕“发现新动能,促进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深入分享旅游城市成功经验和前沿实践,共同探讨旅游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畅谈如何通过国际文化旅游交流深化互信合作,全面推动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

共建共创共享世界旅游共同体

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是全球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目前,世界旅游共同体建设的时机已经成熟、条件已经具备。

在支持旅游业复苏和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践行全球文明倡议、构建世界旅游共同体,对于稳住消费预期,培育产业创新动能,重塑全球旅游供应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是世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有助于全球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文明包容是我们旅游业发展的方向,更是全球旅游治理的理想目标和共同价值。世界各国各地区都有责任引导旅游从业者和社区居民正确看待彼此差异,理性处理彼此分歧,旅游的立法、发展规划、市场监管、公共部门应该最大限度保障每个人的旅游权利。

旅游投资、项目建设、旅行服务、住宿餐饮、娱乐行业更应该向旅游者提供安全、平等、高效和高品质的接待服务。

在全球文明倡议指导下,共建共创共享世界旅游共同体,是我们应该遵循的方向。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应当也是构建世界旅游共同体的指导思想。建设世界旅游共同体,还需要我们共商共建共享,每个成员都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

青岛市人民政府市长赵豪志:

一起为旅游强国建设作贡献

郑州是国家中心城市,也是文旅强市。近年来,郑州不断提升旅游业发展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是全球旅游业交流的盛会,在当前旅游市场加速恢复的关键时期,相信这次论坛的举办一定为旅游业更高质量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青岛是国家沿海中心城市和滨海度假旅游城市,青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是青岛的支柱产业之一,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亿人次,今年前8个月,来青岛的游客已经超过9000万人次。

青岛拥有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和魅力,作为近代中国开埠最早城市和工业发祥地之一,享受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的八大关和大批近现代工业遗存,是城市宝贵文化旅游遗产。近年来,我们结合城市更新,加大了对历史城区的保护和更新,百年商业街、中山路等历史街区再现繁荣活力,有120年历史的青岛啤酒是市民游客心中最生动的城市标志,我们连续举办了33届国际青岛啤酒节,每年都吸引了百万中外游客。青岛正在把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作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支柱产业,我们真诚希望加强与郑州等国内外旅游城市,在开拓市场和旅游产品开发等方面深化合作,加快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旅游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温州市政府副秘书长林丹艳:

温州与郑州,山与海的双向奔赴

温州和郑州有很多契合的地方:温州沿海,郑州有山,山与海可以有一个双向奔赴的过程,可以深入交流和合作。

温州是沿海城市,郑州是内陆城市,但两个城市有很多共通点,郑州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而温州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节点城市。我们接下来计划举办“海上丝绸之路”的市长论坛,此次来郑州参加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学习、了解,为我们的活动积累经验。

在推动传统文化国际化方面,郑州和温州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值得相互学习、借鉴。河南的豫剧非常有名,而温州也是戏曲的故里,百戏之祖是南戏,南戏故里在温州。现在传统戏曲的受众越来越广了,特别是有很多年轻人开始喜欢上戏曲,在传播戏曲文化方面,郑州和温州也同样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具体到郑州、温州两地的合作,旅游方面,我们可以在客源方面相互输送;文化交流方面,郑州是中原特色文化,温州是沿海城市,文化更多元,这都是可以相互交流、相互输送,山与海之间,可以有一个相互奔赴的过程。

亚太旅游协会前任主席、执行理事会成员黄顺华:

亚太地区城市旅游正在复苏

2023年,国际旅游出现许多新趋势,亚太地区的旅游正在持续复苏,同时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以泰国为例,今年国际游客将达3000万人次,其中500万人来自中国。印度入境旅游年均增长率达12%,中国是印度最大的游客来源国。中国周边部分国家的入境游也呈上升态势。虽然整体水平没有完全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但是中国出入境旅游的恢复极大地促进了全球旅游业的发展。

大家已经认识到,2023年是复苏之年,但是大家也一定要有耐心,因为旅游经济的全面复苏一定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预计到2030年,大概有60%的居民会居住在城镇地区。旅游产业关联性很强,可以带动很多产业快速发展。旅游经济繁荣了,城市旅游自然而然也就充满希望与活力。

当下,全球旅游业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劳动力短缺、过度旅游、航空票价昂贵等问题成为制约亚太地区旅游业恢复的因素。我的想法就是,通过多种方式吸引更多游客来到中国,让他们亲眼看一下中国有多么美丽,实地感受中国厚重的传统历史文化。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洛雷纳·维拉尔:

让城市成为更好的旅游和居住地

中国(郑州)国际旅游城市市长论坛是一个非常有影响的全球性论坛,在全球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非常开心能够来到郑州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对这座充满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城市有更多了解。

当下,全球旅游业正在回暖,展现其韧性。众所周知,疫情期间,旅游业遭受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冲击,但是根据最新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国际游客到达人数,今年第一季度已经达到疫情前80%的水平,并且全面超过2022年水平。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小组有超过80%的专家认为,今年的旅游业在2023年剩下的时间当中,将会有更亮眼的成绩单,但是,旅游业可能要在明年或者说更晚的时候才能够全面恢复。

由于疫情对整个旅游业巨大的冲击,尤其是对城市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影响,许多旅游城市也越来越意识到旅游业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城市也在重新思考管理旅游的方式。因此,需要开展更多的合作,从而来应对城市所面临的挑战。在当下大环境之下,要全面恢复旅游业,就需要让游客回到城市之中。未来,世界旅游组织将会继续支持城市,以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让城市成为更好的旅游和居住地。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覃岩峰 成燕 秦华 郭韬略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张丹娅 统筹:苏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