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蝶变,上街崛起通航之都

2023-08-09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白驹过隙匆匆间,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已走过十年。上街,这座通航之都如今正展露新颜。昨日,来自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等26家媒体以“我们和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一起走过的十年”为主题开启了集体采风活动。

不断升级 通航产业蓬勃发展

郑州通航试验区管委会自2013年成立至今已走过十载春秋。这十年,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机场建设不断升级,通航产业蓬勃发展。

“十年里,上街区建成了全国条件最好的通航机场,形成了‘十纵五横’路网格局,配套建设了学校、医院、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构建了制造、运营、服务‘三业’联动的发展格局,举办了驰名中外的郑州航展。”管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7年,郑州通航试验区成功入选国家首批通航产业发展综合示范区;2019年,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六,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如今的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126家企业、383架飞行器共同描绘出美丽通航的“蓝天分量”;“特色产业、应急救援”在各行各业喷涌强劲动力;“郑州航展、航空研学”在通航之都映红了百姓的脸庞。如今,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已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精彩蝶变。

通航制造 多个无人机产品国内领先

十年来,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围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培育形成一批“智造”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企业,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5亿元,实现固定资产投资96亿元,税收11.6亿元。

在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以啸鹰、三和、海王等5家通航制造公司为代表,研发、组装、生产的公务机、无人机、自转旋翼机等产品国内领先。其中,三和航空“太阳之鹰”自转旋翼机填补了国内空白,S100“大旋风”消防版无人机完成郑州消防支队正式列装,签约订单20架,签约金额2000万元;永翔、蓝翔等20家通航企业积极开展飞播造林、航拍航测、应急救援等业务,年均飞行时长约5000小时;炫飞、百灵等6家飞行学校累计培养各类飞行学员3000余人;试航上街—南阳、上街—襄阳、上街—阜阳3条短途航线,拟开通上街—太原“空中快线”;美之邦、新丝路等10家通航公司积极开展飞机维修、低空旅游等服务。这些只是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十年来,郑州一直以打造通航产业“河南样板”为总目标,高标准建设“通航产业”集群。

发展文旅 成为河南新晋网红打卡地

机声隆隆的低空游览、让人尖叫的激情跳伞、浪漫唯美的热气球……航空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让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更具实力。热气球、高空跳伞、航空科普教育、直升机低空旅游等体验项目也进一步提升了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的整体品位。十年来,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共接待山西、安徽及省内研学团队4000余支、60多万人次,节假日日均接待量突破3000人次。目前,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已成为河南新晋网红打卡地。

“空中120” 打造全省应急救援平台

在繁荣文化、激活产业的同时,这里依旧承担着应急救援的责任。近年来,郑州国家通航示范区依托示范区制造研发优势,探索拓展航空应急救援服务场景,积极争创国家级应急救援训练基地。三和航空携带两架载重能力达200公斤的SG500超大载重双旋翼无人直升机参与代号“应急使命·2022”高原高寒地区抗震救灾实战化演习,通过紧急投送应急药品、补给品、维生保障等物资,圆满完成孤岛救援物资投送演练任务;河南美邦联合医疗救护力量,积极参与“空中120”急救服务,开展航空医疗救护试点示范,探索“空地联动”救援新体系新路子;河南永翔不断壮大航空应急救援服务力量,购置双发远程客运飞机,配备应急救援设备和人员,推进低空服务站建设,打造全省应急救援平台,持续提升应急救援保障能力。

如今,随着众多通航产业落地,这里已然蜕变成一座通航新城。建成占地400余亩的东虢生态公园和占地1.5万平方米的机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12个标准化机库,首开通航机场导航台建设先例,获取我省首个A1类通用机场使用许可证,有全省配备最好、功能最完善、业态最丰富的“硬核”通航机场……未来,通航新城将持续精彩,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贡献通航力量。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谢鹏飞 通讯员 郅文倩 文/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

分享到: 编辑:朱琳 统筹:苏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