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晚,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省妇女联合会、省军区政治工作局联合主办的“出彩河南人”河南省首届最美军嫂发布仪式在河南省军区强军礼堂隆重举行。郑州市二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科员王丽娜成功入选,她和家人热心公益,主动为政府群众分忧的事迹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决心要像母亲一样嫁给一名军人
王丽娜70年代末出生在河北沧州,母亲是中学教师,父亲是位老军人,受家庭氛围的影响,她一心要找一位兵哥哥。经人介绍,她与在新疆边防某部服役的副连职军官马昕相识。
在最初的通信中,马昕问:“你是不是多看了几部军旅影片、对军人产生了盲目崇拜?”王丽娜回信说:“打记事时起,我就亲身感受着母亲寒暑假双肩背着包袱,一手牵着我一手抱着小弟挤火车去部队探亲的艰辛,我理解军人的不易。长大后,我决心要像母亲一样嫁给一名军人,用自己的柔情和双手给保家卫国的他更多的温暖。”
两年的鸿雁传书把两颗火热的心紧紧地拴在了一起。2001年9月,因工作原因几次推迟婚期的马昕,终于在完成一次重大任务后,被领导“撵”回家完婚。
当他们踏着婚礼进行曲、挽手走上婚庆红地毯时,一封“有紧急任务,速归!”的电报骤然而至。
第二天,火车开动的一刹那,王丽娜用手捂住了双眼,可两行热泪还是忍不住流了出来……就此,两地分居成为了常态,嫁给军人就意味着付出,为了不让丈夫分心,王丽娜独自撑起了这个家。
热心为政府和辖区群众分忧解愁
生活上的诸多不便没有影响王丽娜出色完成工作和不断成长进步,她的勤奋敬业更是得到了单位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随军前,王丽娜在原单位多次被评为城建系统先进工作者,代表单位参加上级组织的知识竞赛,3次捧回冠军奖杯。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王丽娜还抓住点滴时间自学,参加全国统一考试取得多项专业资格证书。
随军安置到郑州市二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后,她利用业余时间搞创作,在省市报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2019年9月,她代表单位参加二七区“我和我的祖国”演讲比赛荣获二等奖。随后,她被遴选为二七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宣讲团成员,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到多个单位巡回宣讲,积极向广大干部群众传播正能量,有效提升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与动力。
2020年初,武汉新冠疫情暴发,王丽娜第一时间发动全家老小爱心捐款10200元,通过河南省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转赠武汉防控一线。
三年来,郑州先后多次暴发疫情,所在辖区严格管控,王丽娜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在小区卡点协助执勤,为社区居民购买蔬菜水果和米面肉油等生活用品,热心为当地政府和辖区群众分忧解愁。
2021年郑州“7·20”特大洪灾,王丽娜积极运送抗洪救援物资,联系朋友捐赠消毒药品,期间还组织亲朋好友捐款22616元,分别赠送给郑州市二七区淮河路街道办事处5个自闭症儿童家庭,资助特困学生韩晓雨走进海南师范大学校园就读。
全家同心,热心扶弱助残
王丽娜和马昕热衷公益事业,多年不间断扶弱助残。他们先后三次发动亲朋好友捐款74532元,帮助新蔡老家高位截瘫、一级伤残女孩冯莹莹康复治疗;组织全家捐款12897元,资助新疆边防军人赵德生8岁双胞胎小女儿苑苑骨癌手术;发动朋友圈捐助10700元,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看望渐冻人王海龙,鼓励他树立信心、战胜病魔……
他们还带领女儿马铭悦,积极参与郑州市“小水滴志愿互助中心”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连续8年结对帮扶二七区长江路社区一级听力残疾女孩徐文婷及其三级肢体残疾母亲宋爱鲜,在每年捐助3000元贴补家庭生活的同时,还送去衣服、水果、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和笔记本电脑、打印机、手机等学习用品……在他们的热心帮助下,2021年8月,徐文婷以629分的好成绩被河南省重点高中创新班录取;母亲宋爱鲜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二甲证书,并通过成人自考被河南师范大学本科班录取。
他们还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多次走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和大中小学,开展国防教育和道德讲堂,配合社区开设“居民课堂”,采取多种形式传递正能量,累计受众数十万人次。
多年来,他们的无私大爱和善义之举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张玉东 通讯员 徐 鹏 冯英军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