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上午,由郑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郑州市中医院承办的《郑州中医名家讲堂》(第十三讲)在河南省人民会堂举行。此次讲座特邀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学科带头人、首都名中医、国务院特贴专家杨宇飞教授就《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预防》进行讲解。杨宇飞认为,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这些均是河南省高发的肿瘤,通过胃肠镜筛查即可避免这些肿瘤的发生,同时,通过喝中药、穴位按摩、锻炼八段锦也可保护高危人群,预防癌症的发生。来自社会各界千余名群众现场听讲,数万名听众线上收听收看了讲座直播。
杨宇飞教授结合三十多年的肿瘤治疗经验,以及权威统计数据,分析了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指出在河南地区,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在前6位中占4席,死亡率在前5位中占4席,因此要科学的认识肿瘤,重视并做好预防。
杨宇飞教授认为,从中医上讲,是阴阳失衡,痰、湿、瘀积聚成瘤;从西医上讲,肿瘤要经历息肉、腺瘤性息肉、癌前增生、腺癌、癌(以结直肠癌为例)的变化过程,是一个长期变化的过程,如果做好三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四成可治愈。
杨宇飞教授详细讲解了食道癌、胃癌、肝癌、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高危致病因素、二级预防措施、诊断金标准。由于胃肠道肿瘤的隐匿性较强,一旦发现往往是中、晚期,给治疗带来难度,患者承受了较大的痛苦和经济压力,建议普通市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45岁左右做一次胃肠镜检查,有胃肠道恶性肿瘤家族史的则要把检查时间提前,实现无病体检,有病早发现、早治疗、早康复。
作为中医肿瘤治疗专家,杨宇飞教授还从中医角度向大家讲解了腹泻、便秘等常见肠道疾病的饮食宜忌、运动建议和穴位按摩,从脾虚、脾肾阳虚、肾虚等不同病机给出了常用药指导,建议大家常做八段锦的“双手托天理三焦”“调理脾胃需单举”两式。
杨宇飞教授特别强调,每个人都要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按照科学方法养生、体检,少生病、不生病、早发现、早治疗,不仅能够减少痛苦,提高治愈率,还能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提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质量,号召现场的听众做身边人的健康使者,早做胃肠镜筛查,成为传播健康知识的“星星之火”。
现场市民不时的拍照、做笔记,还在讲座最后现场提问,收获满满。
据悉,郑州中医名家讲堂是郑州市开展的中医药文化品牌活动,旨在弘扬中医药文化,服务市民健康,促进中医药文化交流,使公众对中医有了全面认识。该活动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根植于百姓当中,营造了“信中医、学中医、懂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促进全市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通讯员 路瑞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