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14日,2023中国县域医共体大会在郑州黄河迎宾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医院协会主办,郑州市卫健委承办,郑州人民医院、郑州儿童医院协办。
大会邀请刘德培、金力、刘保延院士,梁万年、詹积富、胡同宇、尹岭、江宇等全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专家指导组专家,王家冀、刘德诚等全国优秀医共体“操盘手”,集中、讨论、交流医共体建设方法和经验。中国医院协会、河南省卫生健康委、郑州市卫生健康委,相关省、市、县政府主管领导、卫健部门负责人、县级医院代表、医疗卫生行业协会及企事业单位代表等800余人参加会议。
聚焦医共体高质量管理建设,深度研讨建设难点“疏通”关键点
医共体是推进分级诊疗和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力抓手。2023国务院1号文件明确“发展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国家卫生健康委发文指出,“积极发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2023年成为深入、高质量推进医共体建设的重要之年。本次会议旨在贯彻“以健康为中心建设医共体”的理念,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助力分级诊疗制度和健康中国建设。
5月13日上午,大会开幕式启动了“健康中国医者先行·医共体在行动”全国调研等活动,多位专家作医共体建设发展主旨报告。会议还举行了政府主导、医保护航、人事与薪酬考核机制、信息化+智能化、医防融合、基层能力提升等六个主题分论坛,紧扣以健康为中心理念和医共体高质量发展主题,聚焦医共体高质量管理中心建设,深度研讨医共体建设难点问题,“疏通”医共体建设关键点,就健康中国战略与行动、健康为中心建设医共体的政策、经验、问题等进行深度讨论、交流,共推医共体深入、高质量建设与发展。
市县一体,郑州推进紧密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郑州市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按照“重塑一个体系、建立两项机制、推动三项变革、实施五个突破”的“1235”建设路径,优化整合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市县一体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县域卫生健康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逐步形成人民群众得实惠、医保基金可持续、卫生健康事业得发展的良好态势。
会议期间,郑州市卫健委作了郑州市市县一体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的主题报告。巩义市市长张东辉、巩义市副市长景晓明等嘉宾以情景剧的形式演绎诗圣杜甫的奇幻之旅,以新颖活泼的情景剧形式呈现了郑州医共体建设发展特色经验。会议还将组织代表前往巩义、中牟、金水实地调研医共体、医疗集团建设发展。
与会代表“兵分三路”,赴金水、中牟、巩义参观考察
5月14日上午,与会代表“兵分三路”,分别赴金水区、中牟县和巩义市,参观考察当地医共体建设。在金水区,代表们先后来到金水区总医院和凤凰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受金水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的成果。据悉,金水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确定了“25533”集团化管理新体系;实施了能力提升“四大工程”,构建分级诊疗“六项服务”;实现了集团内医疗资源同质共享、优质服务均衡发展;组建了17个街道办事处参与其中的区健康管理促进委员会,做好全区的健康管理促进工作,为辖区群众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
在中牟县人民医院总医院,代表们实地考察了远程会诊中心、心电图中心等医共体信息化建设成果,参观了中牟县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历程展示。多年来,该县持续推进优质资源下沉,认真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强力推动县域医共体建设进程,初步形成全县医疗资源“一家人”的管理新模式。推进医共体内各成员单位信息系统融合和医疗卫生信息共享,通过县域医共体建设、医防融合、家庭医生签约等措施,实现县域内医疗数据集中管理和资源共享,持续提升县域内群众获得感。
在巩义市,代表们了解到,该市在县域内组建一个由县乡村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参与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命名为巩义市总医院。同时将社会办医松散型纳入总医院进行管理。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从“碎片化、低效能”到“整合型、高质效”的系统转变,公共卫生健康事业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根本转变,县域服务能力、医保基金使用效率、群众健康素养和满意度均得到大幅提升,分级诊疗有序就医格局明显显现。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县域实际、体现巩义特色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新路子。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邢进 汪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