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郑州高新区企业河南华冠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梁兴走上了浙江大学MBA课堂。他在浙江大学MBA第26期“惟学无界.智享文旅”系列讲座上分享对于文化IP如何活态保护和利用的探索与思考。
据介绍,梁兴,民进河南省委会文化产业研究会副主任,全国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多年来,专注动漫新文创投资开发运营服务,开创了动漫文创为产业赋能的IPCT模式;打造了国家级动漫品牌嘻多猴、党建宣传使者“桐桐星星”、《唐宫夜宴》“唐媚儿”等动漫IP。
《唐宫夜宴》IP的成长之路
在2021年河南春晚上,由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舞蹈《唐宫夜宴》火爆“出圈”、惊艳四方。
在课堂上,梁兴介绍了华冠文化赋能《唐宫夜宴》IP开发的全历程。他指出,品牌IP化运营可以分成六大步骤:知识产权保护、卡通化转换、梳理品牌故事及定位、品牌化规范、产业化延伸、衍生效果监管。
首先,第一步是对知识产权进行确权,这也是品牌IP开发的基础。《唐宫夜宴》火爆出圈后,其相关商标遭到疯狂抢注,直到2021年3月才正式获得版权登记,确认其作者、著作权人为郑州歌舞剧院。获得知识产权后,第二步便是卡通化转化。华冠文化推出了《唐宫夜宴》官方正版的动漫IP形象——唐媚儿,将其定位为一个傲娇、可爱、自信、传统又时尚的唐宫小姐姐,致力于传播唐朝文化的“形象代言人”。
在取得唐媚儿商标及其美术版权登记的基础上,华冠文化进一步做好品牌化规范,包括制定品牌标识(图形)应用标准、辅助道具应用等标准。同时,不断地推出唐媚儿系列周边衍生品,进行产业化延展。一方面,建立主题图库,设计开发玩偶、手办、盲盒、水杯等周边衍生品,发布《唐宫夜宴》系列数字藏品,推出主题表情包;另一方面,结合当下跨界热潮,与京东、小米、美大集成灶、谷粒多等品牌和平台联名合作,提升品牌相互赋能的效应。
品牌IP开发的“三部曲”和“六化”模式
梁兴认为,《唐宫夜宴》IP运营取得突出成绩的关键在于能够抓住年轻化的消费需求,如何满足年轻化的消费需求是品牌能否具有更大活力的关键,而品牌IP化的模式是助力一个项目内容可以持续红火的有效方式。他提出了IP开发的三部曲,包括IP孵化、IP养成、IP变现;阐述了IP化思维运营,总结了IP六化模式,涵盖形象化、品牌化、文创化、场景化、内容化、数字化。
形象化要求打造一个具有故事性、差异化、符合时代潮流的形象或符号,品牌化则需要完善IP名字、形象、性格特点、身份设定、字体、品牌规范等基础性体系。文创化强调了要有文化故事,“没有文化故事的文创IP产品是没有灵魂的”,文创产品的开发也不能脱离IP的核心定位与风格特征。场景化则主张场景消费的核心要以商品主导变成空间主导,通过精心打造产品销售氛围、设计创意美陈和装置艺术等方式让消费者在场景中自觉、快乐消费。梁兴还强调,“IP就跟种果树一样,需要慢慢养成”。只拥有形象的IP是不行的,IP的核心在于内容,IP养成的关键就在于持续不断地输出新内容,保持用户黏性。此外,还需注重借助数字化技术成果探求IP传播、产业链拓展的新路径。
IP的开发像梦想一样,需要坚持
在总结这些年从事文创产业实践经验中,梁兴颇有感触地提出,IP的开发,三分靠设计,七分靠运营。IP化运营能够强化品牌个性、增强内容创意,也能提升情感交流、刺激二次消费。但需要注意的是,IP的开发是一把手工程,需要全过程参与和把控,更需要像守护梦想一样,不忘初心,长期坚持,方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在问答环节,同学们就企业如何做好文创开发、怎么选择合适的IP进行运营、县域IP如何打造、怎么维持IP持续火热等问题,与梁兴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梁兴指出,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找到核心竞争力,找准社会和行业的痛点,“对症下药”,进行文创的开发与运营。IP的选择需要考虑受众兴趣、转化难度、当代人审美特点、合作伙伴、产品形式等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开发。相信未来,在坚守传统中大胆创新、活化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定能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乘着这股传统文化振兴之风,唐媚儿这样一批优秀的文化IP能够乘风而起,带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提升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方宝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