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怡辰 通讯员 王燕杰
进入10月份以来,郑州市疫情形势不断严峻,古荥镇黄河桥村“85”后女书记许婷婷,闻令而动,带领黄河桥村全体党员干部、志愿者,始终冲在最前线,召开会议,制定措施,亲自主导疫情防控“倡议书”;用柔肩扛起疫情防控的重任,昼夜坚守在防控一线,用行动谱写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华美篇章,充分发挥了一名年轻共产党员临危不惧、奋不顾身、勇于担当的优秀品质。
“守好每个卡点,就是守护好每个老百姓生命健康的最后一道屏障。”许婷婷在疫情防控专题会上重复强调。黄河桥村虽然只有2800多口人,但全村小区分散,村民组之间相隔较远,无形中加大了疫情防控的难度,许婷婷带领全村班子成员、村民组长,制定防疫制度,结合“网格化”管理,设立卡点七处,成立“临时党支部”7个,挂图作战,明确分工及包片范围,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结合党员“1+6+N”给不会扫码的老年人每天收集“两码一证”方便老人出入卡点。她带领“两委”成员,深入卡点、小区,检查工作中存在的漏洞,解决群众突发状况,到隔离户家里解决隔离户生活中的困难,及时送去生活用品。
在全市进入“静默管理”状态后,针对流动人员做核酸不方便这一状况,她组织志愿者、村医专门设立流动核酸检测点一处,给流动人员做核酸提供便利。在外打工的刘大爷在流动核酸检测点做完核酸后专门走到志愿者身边,翘着大拇指说道:“黄河桥村这一处核酸检测点真是解决了我们的难题,让我们在外打工的人有了归属感。”据统计,这一处核酸检测点每天都会为430多名在附近打工的流动人员做核酸检测总计5000余人次,附近村庄都知道黄河桥村有一处专门针对流动人员的核酸检测点。
随着疫情不断加剧,她始终以村为家,吃住在村里,两个年幼的孩子丢给老母亲照顾,她每天只能在电话里和女儿说上几句话,年仅5岁的小女儿经常在电话里哭着说想妈妈了,她每次都会强忍着泪水给孩子说:“妈妈很快就会回家,你在家一定要听姥姥的话。”她经常满含愧疚地说:“家人和孩子就是我工作的后盾,正是有他们的支持我才能心无旁骛地始终冲在一线。”
古荥镇黄河桥村“两委”班子在许婷婷的带领下,不畏艰险、勇战疫情,以村为家、以百姓为父母,守护了黄河桥村这一方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