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之以热忱,弘之以实绩 博士李杨投身基层奏出创新发展之旋律

2022-09-05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杨宜锦


“明代于谦曾说过,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读书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颜如玉黄金屋,而是希望为天下老百姓的福祉而奋斗,作为一个读书人,于谦就是我的楷模。”作为新郑市博士服务团成员的李杨博士,以平和却不乏坚定的语气讲出了自己的人生信念。

2021年,我省选派博士服务团到基层挂职服务锻炼,李杨博士作为河南省食品药品检验所为数不多的博士,第一个报名参加了该活动,并入职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自己深入一线发光发热的夙愿。

河南润弘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小容量注射剂生产企业之一,也是郑州市小容量注射剂行业的领军企业。而注射剂产品一直被国家列为高风险产品加以监控,近些年来管控越来越严,对硬件、软件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李杨博士入职该公司,对公司来说可以说是雪中送炭,对他本人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李杨博士深入车间排查问题

为伊消得人憔悴

扎进车间解决企业生产技术难题

2022年初,润弘制药新开发了一个品种,在试生产过程中,存在诸多技术难题,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产品的最终测定结果虚高,如果不加以处理或解决,那么产品的质量将很难保证。接到生产一线的反馈后,李杨感到压力巨大,因为可能影响的环节和因素太多,千头万绪,都需要一一排查。面对困难和问题,李杨没有退缩,而是带头深入研究。他在查阅各种文献,带领实验人员加班加点摸排各种可能因素之后,经过两周的不懈努力,终于发现了问题出在原测定方法上存在两大问题。

光找到原因还不行,还要有解决办法才算真正为企业解决问题。因此,李杨博士根据国内外相似产品的测定方法,分门别类归纳总结,经过一个月的时间,终于敲定了新检测方法。随后进行了相关实验,新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实际投料量吻合度非常高,其可信性完全碾压原测定方法,至此,新产品的含量测定方法和溶出度测定法基本定型,保证了新产品的试生产稳步推进。

李杨博士进入一线和工人一起研究技术提升措施

除了检测问题,在试生产时,作为技术总监的李杨又多次带领实验人员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该新产品的原料为难溶于水的物质,在生产完成后,如何清洁生产设备成了困扰大家的主要问题。当时的实验人员普遍认为该药物难溶于水,如果按照常规用水作为清洁手段将会导致清洁不彻底,以及清洁后,无法检测是否还有残留,进而将会影响后续药物在该生产线的生产,因此,大家普遍建议更换清洁方法,但更换清洁方法将意味着成本的提高,最关键的是一时找不到可靠的清洁方法,从而导致了试生产被迫暂停。

李杨博士在带领大家讨论了几次后,也曾一筹莫展,陷入了更换清洁方法的惯性思维。然而,在更换方法碰壁了几次后,李博士决定跳出惯性思维,从根本问题上入手想办法。难溶于水,就不能用水清洁了吗?手上的泥土也不溶于水,不照样在水龙头下清洗的干干净净?其次,难溶于水,并不是一点不溶于水,只要有一定量的溶解,满足残留检测的需要,那么用水作为清洁手段,将不再是问题。该理论一出,全体实验人员豁然开朗,很快就明确了分工,分头进行实验,最终经过清洁验证后发现,用水清洁后,残留完全达标。于是最终敲定仍以水清洗作为清洁手段的生产工艺,保证了试生产的顺利完成,也维护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衣带渐宽终不悔

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提升技术人员专业水平

目前药学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形势愈演愈烈,基于此,李杨博士为润弘招揽人才开辟了一条新路:联合郑州大学,在润弘建立郑大实习基地。目前该方案获得了郑州大学初步同意,并且业已考察完毕,各项资料已经汇报给了郑州大学等待批复,目前只是程序和时间问题了。一旦落成,每年会有30-50名毕业生在这里实习,只要企业诚意留人,作为省内排名第一的高校,将会成为润弘的人才宝库。而且,实习基地还是高校和企业的联合的纽带,产学研三结合的开展也将在这个平台上推进,一举多得。

李杨博士培训技术人员

在挂职期间,李杨博士还做到了每周为技术人员授课1-2次。3月8日,他还请了国内知名专家刘英主任药师为润弘授课1次,另外,他还编撰了教材:《实用药品检验基础理论与操作》。作为技术员的学习资料使用。在持续9个月的培训后,润弘制药的技术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稳步提升,在河南省药学会的两次全省大会中,润弘制药从以前的默默无闻,到现在已经可以作为讲师登台进行学术交流了。

郑州大学药学院进入润弘考察建设实习基地事宜

引领企业与国家管理规范接轨

在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中,实验记录是国家检查的重点。因此,实验记录模板的制定必须跟上技术发展。在这方面,润弘制药的实验记录模板就稍有些力不从心了,李杨博士决定结合企业特点起草新的实验记录模板。目前,经过半年的规划和试点,三次的大的修改,李杨以四种产品的实验记录为模板,已经起草完毕,目前正在商讨如何列入体系文件中,然后逐步推广到所有产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润弘制药将全面采用新记录模板,达到一个质的飞跃。

郑州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师生(博士)与润弘制药就专业技术进行交流

一年的挂职工作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切,李杨博士总结了四个字“酸、甜、苦、辣”。“酸”:感动是酸楚的,在挂职期间,得到了新郑市人才办、润弘制药的关心和帮助,感受了一线疾苦、每每想起都感觉鼻子酸酸的。“甜”:在新郑市和润弘制药让博士实现了学以致用。“苦”: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革, 药企发展进入了阵痛期。“辣”:是驱动,药企发展需要科技、需要创新,重视人才是此行的最大感受。科技创新永远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不竭的动力。

分享到: 编辑:闫佳佳 统筹:张改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