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北大学子:郑州发展前景和容纳度很好!

2022-08-09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最广泛地团结、凝聚青年人才,8月7日,由团河南省委、郑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共青团郑州市委等单位承办的“创赢未来·优秀大学生中原行”暑期夏令营暨郑州市青年人才政策推介会在郑州召开。

市情推介:“山、河、祖、国”美丽嬗变,10条新政“郑”等你来

8月6日下午,“创赢未来·优秀大学生中原行”暑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郑州举行,在郑期间,团市委组织营员参观了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河南省科学院展览馆、科大讯飞中原总部基地、中科大数据研究院、河南联通5G展览馆。通过沉浸式体验,进一步认识郑州、了解郑州,共同感受家乡完美嬗变。

8月7日下午,“创赢未来·优秀大学生中原行”暑期夏令营暨郑州市青年人才政策推介会在郑州召开,对郑州市的市情进行推介、对郑州市出台的“青年人才新政”进行介绍,殷切期望青年学子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

会上,郑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石大东满含激情地向学生们介绍郑州市情,用“山、河、祖、国”四个字概括了郑州的厚重历史文化;从交通枢纽、大国重器、创新创业等几个方面展现了郑州的青春和活力;以“郑能量”诉说郑州的温暖与大爱,帮助青年学子进一步了解郑州。

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玮宏为青年学子介绍了诚意满满的10条“青年人才新政”,诚邀青年朋友们到郑州这片沃土发展,共享发展红利、共创美好未来。

郑州市委副秘书长张胜利对青年朋友提出了殷切希望,勉励青年朋友们勇担使命,扛牢责任,苦练本领,凝聚力量,在时代的浪潮中,扬鞭奋起。

团河南省委副书记王继威代表团河南省委向参加夏令营的青年学子表达了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期望。

学子感言:

为家乡发展感到骄傲,期待扎根郑州创新创业

“一个人发现故乡的路,很短也很长。”郑州籍的4位夏令营学员代表就两天的郑州之行与大家进行分享,感受家乡变化、共话家乡发展。从成长经历到内心感受,从专业拓展到就业趋势,从历史变迁到当前国内外局势,小到生活点滴,大到“一带一路”布局,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家乡郑州的无限热爱,以及扎根郑州、创业郑州的憧憬和信心,积极地为家乡建设建言献策,处处体现了大家对郑州发展的关心。

清华大学李嘉澍:

作为一个郑州人,真是越来越骄傲了!

李嘉澍是郑州外国语学校的毕业生,也是清华大学外文系的准大一新生。他表示参加“引力计划·大学生政务实践活动”让他开阔了眼界,目睹郑州变化更有了“人因城而荣”的感受。

“作为一个郑州人,真是越来越骄傲了!”李嘉澍说,如今的郑州,建有四通八达的地铁、造型独特的地标建筑,这里既有3000年前的商代城墙、禅武归一的少林文化,也有人头攒动的二七塔和光彩夺目的大玉米灯光秀,这里既有高新技术产业与公司,也有令人歆羡的烟火味与生活气息,郑州的开放和包容更让他感到未来可期、前途光明。

他认为,郑州不断建设的高新技术产业与人才引进计划,不断变好的住房、医疗、交通、环境,一定会很快形成群贤毕至、人才济济的新局面,成为一个“来了都说‘中’的地方”。

“郑州一定会在浪潮中乘势逐风,身为家乡的一员,我愿与学长学姐们一道,密切关注家乡的变化,为郑州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李嘉澍说,这次活动让他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再次认识了自己生活学习了18年的城市,也让他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前景与人才容纳度带给自己未来的生活保障,今后自己也一定会全力以赴为郑州的建设奉献力量。

北京大学曹芳芳:

为郑州感到骄傲,一定会优先选择回报家乡

曹芳芳是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18级博士,也是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参加郑州市组织的优秀大学生中原行暑期夏令营活动,让她系统地了解了郑州近10年的发展新成就,让她深刻感觉郑州越来越时尚、越来越国际化。

“2021年春晚小品《开往春天的幸福》中广播‘郑州东站到了’,特别触动我,也让我为郑州感到骄傲。”曹芳芳说,崛起的河南、起飞的郑州牵引着青年学子的目光,这次活动也让她感受到郑州市委、市政府对人才的重视程度,“郑州给予来郑工作的优秀人才的优厚政策与待遇,以及优良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让人相信这座城市未来可期”。

她结合自己的专业对郑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希望利用好家乡宝贵的精神和文化遗产,也期待完成博士后的学习后重返家乡,做一名优秀的河南与郑州文明与文化的发掘者、阐释者、科普者和传播者,自己也时刻关注家乡的振兴与发展“行尽我所能之志,付力所能及之力”。

她表示,近两年郑州出台的系列人才政策,以及给家人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助力,“妹妹从浙江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了河南农业大学,买房和生活都有补贴”,自己也收到过来自家乡的邀请,学成之后一定也会优先选择回报家乡。

南开大学刘逸恬:

申请的实习岗位全部通过,感受到郑州人才的欢迎和重视

“申请郑州的几家中意的公司和政务实践全部通过了,这让我感受到了郑州对人才的欢迎和重视。”刘逸恬毕业于河南省实验中学,本科就读于南开大学,取得化学和财务管理的双学位,下月将重返南开就读财务管理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暑假他加入到郑州市“引力计划”活动当中,目前在郑州市财政局参加政务实践。

他表示,在申请实习机会的过程中,他毅然选择了郑州的“引力计划”,“因为想通过政务实践更好地认识郑州、了解郑州、服务郑州”。在实践过程中,小到打印材料、盖章、校对文件,大到协助组织会议、处理人事工作、看望慰问残疾人等工作,他都充分参与其中,而实习老师们的关心关爱,更让他们得到了最好的锻炼和成长。

他认为,政务实践活动是“行”,要做到知行合一,还需要提升自己的眼界与认知,这次夏令营活动给了他这样的机会。他在郑州参观了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充分认识到了郑州发展的潜力和活力,坚信未来的郑州潜力无穷、大有可为,一定能夺得人才高地,汇聚了更多的顶尖人才。

“作为一个老郑州人,我对郑州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特殊的爱,未来我会把郑州放在我人生规划的优先选项!”刘逸恬说,相信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支持下,在千万郑州人的奋斗中,郑州的未来一定会更美好,也一定会成为广大优秀青年学子实现人生价值的热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邵婧怡:

打破“舒适圈”、走出“象牙塔”,感受家乡的蓬勃发展

邵婧怡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大四毕业生,她讲述参加“引力计划?大学生政务实践活动”,是打破“舒适圈”、走出校园“象牙塔”的选择,到机关岗位实习参与部门工作,让她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她很珍惜这种将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在政务实践过程中,她感受到了政府工作人员的严谨认真、高效有序,看到了他们担当求是的精神。在直接参与、或间接观察到的工作和事项中,她敬佩于公职人员的敬业态度和实干精神,也引发着自我思考,决心从百年奋斗历程中汲取强大信仰之力,用清醒透彻的理论知识,将理想信念转化为时代前行的生动实践,接好时代的接力棒。

在政务实践交流座谈中,她和其他同学表达了自己的收获与感谢,同时建议团市委给青年学子提供更多的政务实践机会,“例如,除寒暑假之外,机关单位也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将实习岗位的要求发布到网络平台,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兴趣和具体情况报名参与,推动将大学生政务实践活动常态化”。

“短短一个月的政务实习,让我感受到了团市委对青年大学生的真心和用心,感受到了家乡郑州的蓬勃发展。”她表示,将会带着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在未来继续心怀理想信念,脚踏坚实土地,努力做一个担当有为的合格青年人。

团河南省委副书记王继威,郑州市委副秘书长张胜利,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郑州报业集团党委书记、社长石大东,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王玮宏从不同方面向青年学子推介郑州。参加推介会的还有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30所高校的65名优秀大学生。

正观新闻·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 汪永森 /文 徐宗福 /图



分享到: 编辑:周爱巧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