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校代码6359)坐落于中国建筑之乡,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和扁担精神的发祥地——林州。学院是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位于林州市的长春大道东段,总占地面积1279亩,总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校园按照国际化、现代化、特色化的风格进行规划建设,学院全部建设完成后,可容纳在校生两万人。
学院以“传承和弘扬红旗渠精神,培育新时代建设人才”为己任,坚持“服务社会发展,助力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和公益性的办学宗旨,立足安阳,面向河南,辐射全国,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社会需要”的具有工匠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专业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适时开设建筑工程类、计算通讯类、电子信息类、智能制造类、财经商贸类等专业。学院将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林州“中国建筑之乡”的资源优势,通过课堂进工地、实训进企业、模拟现场进学院、实训基地共建、学训同步等方式实施工学结合、产教融合,提升专业内涵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
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秉承‘建德筑能 自强不息’的校训。不忘初心,办人民满意教育;牢记使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办学思路,深化办学内涵,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过硬、校园文化浓郁、办学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环境优美、依山傍水,漫步校园如游览公园;建筑别致、中西结合,彰显建筑学院风采;设施先进设备齐全,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公共实训基地、现代化图书馆、综合体育场和校外大型合作企业实训基地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1320万元,馆藏纸质图书15.8万册。文化、体育、艺术、专业实验设备样样具到。学生公寓宽敞舒适、设施完备,24小时供应热水;餐厅管理规范、干净整洁。
只有参观过校园,才能真正感受到林州建院的与众不同。
产教融合助力培养工匠型人才
林州市是“中国建筑之乡”“建筑劳务基地输出县”,各类建筑企业达1000多家,20万人长期从事建筑业,承揽的工程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建筑行业为龙头带动其他专业协同发展,对于推进校企合作、校政合作、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与相关产业的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具有独特优势。”
共享本科教育资源
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与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本科学校)为兄弟院校,遵循同一先进育人理念,共享两校优质教学资源,携手共进,互通有无。在校学生即可享受林州建院“双师型教师”一线专业技能知识,又可汲取郑工学院本科水准的专业理论教学。技能与理论双管齐下,培养“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过硬、社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多种深造渠道,助您升本无忧
该校为广大学子开辟多种专升本渠道,助力完成高学历晋升以及步入公务员行列的愿望。
1. 本科直升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具有“专升本”招生资格,并对该校应届毕业生开辟了“升本直通车”,通过平时授课指导和考前针对性培训,帮助学生实现“本科梦”。
2. 开设“专升本”公开培训班,帮助考生顺利通过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升入省内其他本科院校。同时,对于成绩优异、表现良好的学生,该校将积极向各高校进行推介。
3. 国际办学项目,该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与多个国家开展“专升本”“专升硕”等留学项目助力学子出国深造。
你的社团你做主,总有一款你最爱
大学不只是学习和考证,大学生活本身就是人生中美好的一段经历。林州建院社团众多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广播站”“国旗班”“音乐社”“篮球协会”“动漫协会”“舞蹈社”等学生社团,举办多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发挥特长、练习团队合作、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
红旗渠畔林州建院
林州人创造了“红旗渠”,培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和新时期“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已,奋斗不息”新的红旗渠文化。红旗渠独有的精神文化孕育了林州人独有的工匠精神,提升了林州建筑“大军”的素质,擦亮了林州建筑之乡的品牌,推动了林州建筑业和其他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同时也为林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营造了优良的文化育人环境,打造了独特的校园文化,为学院立德树人,培养新时期继承人和发扬红旗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通识教育 特色培养
1. 实施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多方协同育人模式。
多方协同育人,学生全面发展,分类有所侧重,让全体学生都各有所得,学业有成。
利用真实的场景及真实的生产任务,培养学生掌握先进的知识及技能,提升职业综合素养,使学生零距离高质量就业。
2. 构建“三特三全三融合”特色学生管理模式。
针对大中专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促进职校生全面健康可持续成长,该校创新形成了“三特三全三融合”的特色学生管理新模式。
“三特”:三大特色教育,励志教育、素养教育、创业教育。
“三全”:全员参加育人(辅导员、任课教师、管理人员、企业导师都有育人职责),全程育人(从入学到毕业每个时段),全方位育人(教室、寝室、办公室、操场、食堂以及校外的社会都是育人场所),形成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长效机制。
“三融合”:融“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扁担精神”进学生管理和教育工作全过程,以“红旗渠讲坛”为主阵地,以三精神为主线,以学生身边的事情为案例,打造有温度的学生思想教育品牌。
莘莘学子携笔从戎,参军报国建功立业
该校是豫北地区优质兵源输出基地,校内设立武装部,助力文化程度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实现军旅梦。
国际交流、全球视野
该校紧紧围绕“国际化”这一特色,开展了全方位、多领域、高层次的对外交流,开创了对外合作交流新局面,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办学与交流先后与多国开展“专升本”“专升硕”等留学项目助力学子出国深造。
据悉,该校与韩国新罗大学、韩国清州大学等建立有稳定的国际合作交流关系。
实习就业成就梦想
该校建设得到了安阳市委、市政府,林州市委、市政府及全市人民的大力支持。投资方河南华信阳光教育科技集团以“办学兴教、回馈社会”为己任,长期致力于教育公益事业,具有雄厚的办学实力和管理经验以及完善的就业创业渠道。
该校已与中建云筑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天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成兴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昌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诚宸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郑州甫尔标识研究院、华为ICT学院等优质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和实习战略协议,为学生毕业后就业提供了更多渠道。
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该校建立了“奖、助、贷、补、勤、减、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
1. 国家奖学金及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和国家助学金(每年每生3000元)。
2. 学校奖学金
特等学业奖学金2000元
一等奖学金1200元
二等奖学金1000元
三等奖学金600元
3. 国家无息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每学年贷款额度最高为12000元/人(无利息)。
4. 勤工助学
为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该校专门设立了大学生勤工助学部门,在校期间,学生可以在集团公司下属企业或校内通过勤工助学获得一定报酬。
5. 华信慈善基金
由郑州慈善总会中原华信慈善基金举办,针对家庭贫困而未能入学的学生,经济比较困难的资助首年学费;经济非常困难的资助3年学费,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招生对象:
1. 已参加河南省2022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考生。
2. 已参加河南省 2022 年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的考生。
报考办法:
在相应批次志愿栏内第一志愿填报该校,并与该校驻当地招生咨询老师联系,以便详细了解志愿填报注意事项。
招生原则:
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分数优先”的录取原则,在河南省教育考试院领导下,由学校招生办组织录取报考该校的考生。
录取形式:
该校实行计算机网上远程录取,录取结果可在省(市、区)招生办的网站上进行查询。
录取待遇:
该校毕业的学生颁发国家统招专科毕业证和就业报到证。
(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