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薛璐 通讯员 朱海鑫
清晨时分,新密市城关镇金河湾社区,居民韩宜秦一大早便开始忙活家人的早餐,打开水龙头,一股清水潺潺流出,洗菜、炒菜、熬粥,热气腾腾饭菜瞬间上桌。作为新密市特大暴雨受灾情况最为严重的社区之一,灾后第三天,该社区便恢复正常用水,“前三天,我们吃的是临时用水,随后水龙头便正常来水了,一直到现在。”韩宜秦说。
今年7月以来,由极端强降雨造成的特大洪涝灾害导致新密市水利工程损毁或损坏严重,群众用水出现极大困难。面对艰巨的灾后重建任务,新密市委市政府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在解决群众用水难题上打好“水库、河道、城市供水、农村安全饮水”应急修复“四张牌”,迅速组建城市供水、农村供水、河道、水库四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专班,坚持应急抢修和规划重建双推进,抢时间,抓进度,全面加快恢复重建进程。
多管齐下恢复城市供水。针对全市供水管网损坏严重、城区缺水比例超80%的情况,新密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一方面,加强供水调度,保证现有供水管网安全运行;连夜对水厂供水设施加紧抢修,恢复供水能力。另一方面,出动车辆分区分街道对缺水居民社区送水上门;为受灾严重的下庄河等区域铺设临时管网,第一时间保证受灾群众安全及时用水。同时,快马加鞭进行城市供水管网修复工程,陆续实施荥密路供水管网重建项目、战鼓山水厂砂滤车间供水处理设施维修维护等工程,截至7月29日中午,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5.0万立方米以上,全市供水恢复正常。
强力推进恢复农村供水。全市组建工作组分包乡镇,进村入户,逐家逐户开展排查,建立工作台账;抽调28名水利专家,不分昼夜,全程跟踪,现场指导,为应急抢修项目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针对重点的87处34万人农村供水灾后重建工程,明确任务责任,严控时间节点,实行日碰头、周例会工作制,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跟踪督导,强力推进,确保11月初完成招投标工作并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工程进度达到60%,力争本月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任务,持续有效保障全市农村群众用上安全水、放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