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卒中日 如何对抗“头号健康杀手”? 专家提醒:快速识别脑卒中,谨记“BE FAST”口诀

2021-10-30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也是目前排在我国居民致死病因首位的“头号健康杀手”。10月29日是世界卒中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当日举行“世界卒中日健康科普义诊”,来自神经内科、神经外科、介入科等相关领域的名医专家齐聚,为省会居民提供现场诊疗服务,普及卒中防治知识。

据介绍,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者梗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的“四高”特点,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后果严重,全世界每4个人中就有1个人会发生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个人因卒中而残疾,病患家庭将因此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身心痛苦。

“卒中在我省发病率很高,每年大约有30万脑卒中新发患者,现有患者高达150万。”据河南省卒中中心主任、郑大一附院脑神经血管病医院院长许予明教授介绍,脑卒中的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对于卒中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卒中一旦发生,及时抢救便是争分夺秒的过程,如果能在症状发作4.5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使血管再通,血流恢复,并且时间越早,效果越好,通过及时治疗的大部分患者可回归家庭和社会。统计显示,仅2020年一年,我省就针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了3.6万例溶栓手术,可以说挽救了3.6万个家庭的破碎。

“日常生活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酗酒、肥胖、高龄、卒中家族史都属于中风的危险因素。尤其是高龄、伴有脑卒中既往史或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患脑卒中的风险将明显增加。”许予明表示,脑卒中可导致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症状。快速识别脑卒中,一定要牢记“BE FAST”口诀,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第一时间拨打“120”送往设有卒中中心的医疗机构进行急救。

何为“BE FAST”口诀?具体而言, “B”是指平衡(Balance),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突然出现行走困难;“E”是指眼睛(Eyes),突然的视力变化,视物困难;“F”是指面部(Face),面部不对称,口角歪斜;“A”是指手臂(Arms),手臂突然出现无力感或者麻木感,通常出现在身体一侧;“S”是指言语(Speech),说话含混、不能理解别人的语言;“T”是指时间(Time)。简单的说,如果人们在生活中出现上述症状,就有可能是出现卒中。

专家表示,目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70%,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溶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后4.5小时内,超出后缺血区域细胞会逐渐坏死;取栓治疗的最佳时间为发病后6小时内,其治疗时间窗窄,越早治疗效果越好。这就如同庄稼地缺水,缺水时间久了,禾苗就会干旱,尽早打通水渠灌溉,至关重要。因此,一旦发生脑卒中,需要尽快到最近的卒中中心和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医院等具备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接受规范救治。

郑报全媒体记者 王红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张丹娅 统筹:杨观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