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以重视师徒传承、有130多年历史的二合馆,将于10月27日上午在郑州市天泽街店举办第三届“传承以师带徒·弘扬工匠精神”论坛暨冯杰“食文化”书画展。10月26日上午,论坛和书画展的媒体见面会召开。
“师徒传承”、“文人与美食”、“新宋派空间风格”成为关注的焦点。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人画家冯杰,资深级中国烹饪大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二合馆董事长李志顺,空间设计大师、贝铭设计董事长赵占英,与河南省主流媒体代表进行了激烈的思想碰撞。
“以前的勤行,后厨有试菜的传统,菜做好了,有专人负责尝菜,菜味道不过关,直接倒到底盆里,菜品重做。到下班之后,把厨师们叫到一起,扒拉开底盆里不过关的菜,每个厨师都要尝,谁做了这些菜,师父上去就是一巴掌、或者拿棍子在脑袋上敲个疙瘩。”李志顺大师说。他比较痛心的是,老勤行的许多严苛的规矩被弄丢了,厨师自己不尝菜,那怎么能行呢?以师带徒、技艺传承一直是李志顺大师所强调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已举办过两届的“传承以师带徒·弘扬工匠精神”论坛、每年教师节的感恩纪念活动,还是走过131年风雨的二合馆,都传达了浓厚的尊师重道之风。
“我和志顺大师相识多年,志顺大师是豫菜代表人物,他的烹饪技艺已经从技入道,又进一步达到文化的境界。曾经听人说,一个不想当厨师的裁缝不是好作家,身为从事书画创作的人,也要善于跨界,推陈出新,不能固步自封,天天写‘厚德载物’之类的老套内容。”冯杰说。他举例阐述历史上文人、书法家和美食的深厚渊源,例如伊府面就是清代书法家伊秉绶的家厨所创制。有一次,一个卖猪头肉的老板请冯杰题字,要求他给写个苏轼的“大江东去”,冯杰说,你是卖猪肉的,喜欢苏轼好啊,于是欣然给他题了一首苏轼的《猪肉颂》。他认为,“大江东去”是苏轼的杰作,但苏轼在黄州时把猪肉广为传播并有《猪肉颂》传世,与该老板从事的事业更加契合。“这书画展,是我围绕美食文化,结合李大师二合馆的特色,把袁枚的《随园食单》等美食理论写成书法,并为二合馆的酸辣乌鱼蛋汤、清汤狮子头,佛跳墙等代表性菜品写了简介,让大家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感受到文化意象。”冯杰说。
此次论坛和画展,是二合馆天泽街店重装之后的一次重磅活动。此前,天泽街店经历了3个月的停业重装。在停业之初,由于媒体的报道关注,曾一度引发“二合馆”现象。而重装设计的操盘者,是资深级中国空间设计大师赵占英,他在宋式空间设计领域颇具造诣。此前,润居、阿海粤色、小馆子、蓉亭食贝、至尊强仔、建业电影小镇、开封清明上河园等风格迥异的消费场景,均出自赵占英之手。
面对“空间设计如何赋能餐饮和诠释厨道”的媒体提问,赵占英表示,餐饮设计,需先了解不同菜系的特点,对应的客群,结合后厨及前厅、公共空间、包间延展出共性和个性的功能,根据所属品类找准竞对,创造出差异化,在空间表达上形成独属自己的DNA,才可能在品牌林立的市场中茁壮成长。在赵占英的眼里,中华百年老字号“二合馆”的背后是祖辈李家爷爷与伦家奶奶血浓于水的爱情与亲情,颐顺轩则是他与恩师侯瑞轩恩义相连的师徒情,而二合馆与颐顺轩更是紧扣时代脉搏融入民族发展的家国情。“在二合馆,国宴级的豫菜,豫菜版的国宴,将不仅仅是最顶级的饭局,而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展示,重要的历史事件、经典荟萃的优质食材均在一次次的国宴中蜿蜒展开,可以说,平地而起的新二合馆是集饮食文化特色、礼仪文化特色、食材文化特色、养生文化特色于一体的国典形式,用浓墨重彩大气磅礴深沉内敛来形容都不为过。”赵占英说。
据了解,10月27日上午9:00,在重装后的二合馆天泽街店,第三届“传承以师带徒·弘扬工匠精神”论坛暨冯杰“食文化”书画展准时开启,各届贤达将在享受文艺盛宴的同时,共话师徒传承。
郑报全媒体记者 樊无敌 李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