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和郝某本是无话不说的好兄弟,如今却因借钱一事伤了和气,林某把钱借给郝某“江湖救急”后,郝某却百般拖延、迟迟不还,这令林某糟心不已。起诉至法院胜诉后,郝某依然没能还钱。今天,记者获悉,郑州市惠济区法院成功执结此案,迫于司法拘留威慑力,郝某履行了全部执行款。
2018年5月至8月期间,郝某以生意周转需要用钱为由,陆续向林某借款共计20万元,双方约定,月息2分,三个月后归还。
郝某为此给林某出具了借条一张,然而借款到期后,林某多次催要,却被郝某以手头没钱等各种理由百般拖延还钱,林某无奈之下起诉到了法院。
法院经审理作出民事判决,判令郝某偿还林某借款本金20万元并支付利息。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干警通过线上网络查控系统查询及线下实地查找,均未能发现郝某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执行干警多次上门查找,都没能发现郝某的下落,执行干警走访郝某亲友,亲友均不知其行踪,案件的执行一度陷入僵局,最后暂时以终本方式结案。
案件虽然终本了,但执行干警对该案的关注却并未停止,除了不定期查询郝某名下财产情况外,执行干警还将郝某列入了失信“黑名单”,对其采取了限制高消费等信用惩戒,并多次查找郝某的下落。
经过执行干警不断的努力,案件终于在今年10月有了转机。
10月11日,执行干警根据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在家中找到了郝某并将其带回法院。
执行干警对郝某进行了多番释法明理,督促其尽快履行义务。但郝某却无动于衷,表示自己手头没钱,法院爱咋地咋地。
鉴于郝某拒不履行的行为,执行干警决定依法对其司法拘留15日。
就在执行干警将郝某送往医院进行核酸检测及体检,准备送其司法拘留的路上时,郝某这才认识到了法院强制执行的威慑力,表示愿意向亲友筹钱履行义务。
随后,郝某立即联系朋友,并在当天下午将全部执行款履行完毕,至此,该案得以圆满执结。
执行干警随后表示,近年来,其所处理的发生在亲友等熟人间因借钱所引发的纠纷有所上升,为此提醒广大民众,借钱需谨慎,即使是借钱给关系较好的亲戚朋友,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求借款人出具借据,同时要注意在借据中载明借款事由、时间、地点、本金金额、利息、借款人身份号码等信息;
二是要核实好对方身份,注意查看借款人身份证,并注意核对其在借据等材料上填写的姓名、身份证号等信息是否与实际借款人身份证上的一致,必要时复印借款人身份证和借据一起保存,从而避免借款人因有意或无意地写错或隐瞒身份信息,影响其主张权利;
三是在通过转账方式把钱借给别人时,要注意通过出借人本人的银行账户转账支付借款本金,转账时备注为借款,并将借款本金转账到借款人本人实名开设的账户内,同时要注意保留好转账记录、双方沟通的聊天记录、短信截图等关键证据,并注意及时理性维权,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在纠纷发生时,既伤“钱”又伤感情。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通讯员 鲁维佳 刘晨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