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郑大一附院全面接管河南省省立医院,步入“一院四区”时代

2021-09-06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这两天,随着河南省省立医院被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全面接管,郑大一附院这家全球最大的医院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悉,继8月28日河南省副省长带领相关部门领导抵达河南省省立医院开展调研后,9月4日,河南省委、省国资委、省卫健委到院宣布:河南省省立医院回归省卫健委,由郑大一附院全面接管,成为郑大一附院港区医院。郑大一附院副院长苟建军任院长。港区医院和河医院区、郑东院区、惠济院区一起,助力郑大一附院步入“一院四区”时代。

河南省省立医院

港区唯一一家省级大型公立医院

负债3.4亿元被接管

作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唯一一家省级大型公立医院,河南省省立医院官网显示,医院总体规划建筑面积约40万㎡,规划床位2000张,达到三级综合医院规模。自2016年5月19日正式开诊以来,累计服务门急诊患者77万余人次,住院患者5.5万余人次,各类体检近30万人次,完成手术近1.5万余台(次),日门诊量达千余人次,极大地改善了港区近80万群众在家门口的就医条件和医疗服务保障。

但与此同时,河南省省立医院7月初也因欠银行贷款5000多万逾期被起诉,引发医疗圈热议。

据悉,除了招商银行,河南江尙智能建设有限公司、中国通广电子有限公司、北京国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11家单位也在起诉省立医院,总债务高达3.4亿元。

回归卫健委

省立医院继续为港区人民服务

从重要的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到如今负债累累,5年来省立医院到底经历了什么?

媒体的报道显示:2016年,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和河南省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共同出资1亿元,注册成立“河南省省立医院有限公司”。

其中,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出资5100万元占股51%,河南省公共卫生医疗中心出资4900万元占股49%,后期由“河南省省立医院有限公司”出面筹资完成整体项目建设。

在河南省国有资产控股运营集团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医院发展稳健。

然而在2019年12月,省立医院因归属问题出现危机。在医院的发展中,两个股东包括主管部门存在分歧,国控集团撤出省立医院项目,由河南省卫健委全权接管。

大股东不再出面为医院融资担保,让医院的相关建设资金融资全面停滞。据知情人士透露, 河南省卫健委也因此前国控集团担保的一些债务问题并未全面接管省立医院。

归属问题得不到解决,老的贷款无法偿还,部分贷款无法续贷或延期,医院资金异常紧张,运行困难。在招商银行郑州分行起诉后,医院更是面临随时停摆的危机。

为全面改善省立医院经营状况,缓解债务压力,回归公益性,促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8月28日, 河南省副省长带领相关部门的领导,抵达省立医院开展了调研。9月4日,河南省委、省国资委、省卫健委到院宣布:省立医院管理主体由河南省政府国资委、河南省国控集团,变更为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解散河南省省立医院董事会,解除现有董事职务。由河南省卫生健康委派出工作专班,行使全部职责。并以郑大一附院为主体,接管河南省省立医院,省立医院成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港区医院。郑大一附院副院长苟建军任院长。

自此,港区医院和郑大一附院河医院区、郑东院区、惠济院区一起,助力郑大一附院步入“一院四区”时代。

实干家苟建军对于融并、接管医院并不陌生

“一院四区”

郑大一附院将给患者更多实惠

据悉,早在2016年9月16日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开诊时,“大医道”曾揭秘郑大一附院“369”发展模式,即架构上形成3个院区格局:河医院区、惠济院区、郑东院区;制度上遵循6个统一:管理模式统一、人员调配统一、质量控制统一、优质服务统一、信息建设统一、绩效考核统一;重点打造9个院中院:口腔医院、眼科医院、儿童医院、肿瘤医院、心血管病医院、脑血管病医院、生殖遗传医院、耳鼻喉科医院、移植医院。

当时,三个院区相互协作,各有分工:

河医院区格局不变,以高端科研为发展中心,并将口腔疾病的诊疗工作重点放在河医院区;

惠济院区则以肿瘤、康复为主,同时考虑惠济院区离高速下站口近,附近居民多,院区附近医疗资源少的特点,重点提升、打造急救专业;

郑东院区是综合性医院,河医院区有的科室,郑东院区一个不少,同时重点在眼科及心血管病治疗领域发力。

当下,郑大一附院步入“一院四区”时代,港区医院将如何定位?又将带给市民哪些就医实惠?

相信有融并、接管经验的实干家苟建军,定会和郑大一附院赵敬远、殷德涛、陶海龙、纪文革等组成的领导班子一起共同努力,带领省立医院化解危机,走出困境,让港区乃至全市、全省和全国人民享受更多就医实惠,助力港区医院走出当下之困境。

河南省省立医院

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书芝 邢进


分享到: 编辑:白贺 统筹:刘书芝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