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报全媒体记者 景静 通讯员 郭培培
在二七区淮河路街道路砦社区,曾在去年疫情期间值守路砦花苑小区卡点的71岁老党员路巨才,今年彻底退居“二线”了,身体不好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许许多多的年青人站了出来,加入到了疫情防控志愿者队伍,接替他来守护社区大家庭。
路砦花苑小区卡点上,年轻党员张仕宽站出来了,从第一次核酸检测开始,他除了维护现场秩序,还要进行一天的轮班值岗。他说:“我值夜班,晚上本来就熬夜,值夜班刚好不浪费。” 党员路涛也来了,去年疫情他捐助酒精口罩,今年他义不容辞的加入了志愿者队伍,长期值守卡点。他是干酒店工作的,“疫情期间,刚好没有事做了,做个志愿者,很有价值感。”
路程加入志愿者队伍的时候,是带着3000个口罩来的,捐的时候他特意交代,要保障好卡点志愿者的每日供应,有需要自己还能再捐物资。
杜炳吉在人和家苑三号楼居住,她主动到卡点申请加入疫情防控的值守中,不仅如此,她还带动自己的好朋友也参与了进来。
吴瑞超和吴瑞雨是一对兄妹,其父母吴宗奎和闫宝花一直在抗疫一线坚守,兄妹俩暑假在家,也参与了进来。2020年疫情期间,他们一家捐了满满一车的酒精、消毒液等抗疫物资,今年他们4口全家上阵,分别坚守在溪山御府2号院、汝河花苑、人和家苑三个卡点上。
闫宸铭正准备公务员考试,但他把备考的资料拿到卡点上,没人的时候,一边值班、一遍学习,夜深时,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卡点、一盏灯、一张桌子,他一个人在安静的做题。
这些年轻人,接过了疫情防控的担子,承担了守卫家园的责任,他们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体现了当代青年的担当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