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安阳师范学院18名大学生到安阳林州市东岗镇大井村,开启了为期一个月的支教,在那里,他们与孩子们朝夕相处,与村民们攀谈,感动,温暖,反思……
7个不同的瞬间,记录下当代大学生眼中留守儿童和乡村教育的一个侧面。
关键词:温暖
讲述人:范梦丽,安阳师范学校2020级英语专业学生
“小范老师,你伸开手。”刚走出教室门口,几个小朋友喊住我,把彩色的纸鹤放在我的手上,顿时,一种无言的温暖涌上心头。
和孩子们相处的日子,我感受到的是孩子们无邪的天真,灿烂的笑容,发自心底的善良,他们犹如一朵朵盛开的向阳花,将永远藏在我心底,化作我面对黑暗的曙光,坚强前行的力量。
关键词:感动
讲述人:贺丹妮,安阳师范学院2019级英语专业学生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个燥热的周四。那天我的课特别多,几节舞蹈课下来身心俱疲。终于熬到了晚上最后一节文化课,孩子吵闹个不停,甚至有人在课堂上写别的科目的作业。
我告诉他们我今天很难过,心里非常不舒服。没想到,下课的时候,孩子们一个个跑过来跟我道歉,还送了我许多千纸鹤,它们大小不一,却温暖了我的心。
我以为这就结束了,没想到第二天,四年级的孩子们站在楼梯间大声冲我喊:“小贺老师你今天真好看!”那一瞬间泪水充盈了我的眼眶。我想老师可能就是这样的,一遍遍地被孩子们折磨,又一遍遍地被他们治愈。
关键词:震撼
讲述人:高铭泽,安阳师范学院2019级英语专业学生
来到大井村,除了这里淳朴的民风民俗,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村民的团结一心与村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最近河南多地发布暴雨预警,在大井村干部的号召下,全村村民在大井学校举行了防洪演练。村民们井然有序,认真听村干部的讲话的场景,使我深受震撼。
这就是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大井村,我们不惧怕任何困难,因为我们有伟大的人民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关键词:阳光
讲述人:崔佳晨,安阳师范学院2019级日语专业学生
与孩子们处的这些天,最触动我心的是孩子们的活泼开朗、温暖阳光。
有一次,我在教室里休息,有个孩子轻轻敲开门,看着我说:“崔老师,这是上课老师教我们做的千纸鹤,这几个我做的送给你,”那些千纸鹤虽然不是那么精美,我的心里非常感动也非常高兴。孩子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滴镌刻在我心底。
关键词:习惯
讲述人:齐思涵,安阳师范学院2019级英语专业学生
我在学校教书法课,刚开始我以为他们孩子们的字会惨不忍睹,当我打开他们的作业本,字体工整、页面整洁,出乎我意料,原来每天下午正式上课前,他们会有20分钟的练字时间,每个人都有一本楷体书法字帖。不仅如此,他们有两三个年级,都有英文字帖。
我想一个好的习惯可以伴随人的一生,他们能够静下心来练字,从中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手好字,更是一种坚持和耐心的品性。
关键词:诺言
讲述人:陈晓琦,安阳师范学院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在六年级上课时,有个男孩上课非常配合我,一次吃过晚饭,我见到他在学校操场打篮球,我们就一起玩了起来,临走时,我问他明天还来不来,他说:“来!”
第二天,他如约出现在操场,他说,妈妈觉得太晚了,不让他来,但是他觉得已经答应我了还是来了,我真的好感动,因为他遵守诺言,把我当朋友了。
关键词:担忧
讲述人:吕欣儒,安阳师范学院2020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
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父母双方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他们大多是由爷爷奶奶带着。
学校下午五点半放学,五点四十分的时候,我们班上还剩下一个小男孩,我问他:“要跟家里打电话吗?”他摇摇头说:“不用,家里只有奶奶一个人,奶奶不带手机。”
一直等到晚上8点,奶奶还没出现,送他回家时碰见了奶奶,奶奶说自己每天早上5点起来扫公路,下班还得去田里干活,实在太累了,就拜托邻居去接孩子,结果邻居忘了。
这件事让我感触很深,我曾也是一个留守儿童,当我一人在家或者放学后进不去家门的时候,心中那种被抛弃或被人遗忘的伤感,如同利剑,击穿自己心中的安全防线,希望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有人陪伴!
郑报全媒体记者 白韬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