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我们在青海发现被执行人张某的轿车了,请抓紧来吧……”6月22日郑州市惠济区法院的执行法官在接到申请执行人提供的线索后,立即赶赴一千余公里外的西宁市湟中区,在当地法院执行局的协助下,成功扣押了被执行人名下轿车一辆,有效维护了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为案件的顺利执结奠定了良好基础。
这是一起劳务合同纠纷。2019年2月起,黄某带领几名工人,在张某承包的某工地从事外墙粉刷等工作。
工程完工后,张某却仅向黄某支付了部分劳务费,并于2020年1月出具了欠条一张,载明欠黄某劳务费5万元,年底前还清。
之后,因多次向张某索要无果,黄某将对方起诉到了法院。
法院经审理作出民事判决,判令于张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支付黄某劳务费5万元。
因判决生效后,张某一直未履行义务,黄某于2021年3月向惠济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与张某进行了电话沟通,督促其尽快履行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
张某则声称自己在外地打工无法返回,且手中没钱,一时间难以履行,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此后,张某便开启了“失联”模式,电话不接短信不回,执行法官多次前往张某家中,也没能发现其下落。
执行法官通过执行网络查控系统查询发现,张某名下除一辆轿车外,无其他可供执行的财产,但由于车辆流动性大,加之张某行踪难觅,使得该车一直未能得到实际控制,案件的执行一度陷入僵局。
6月22日,承办法官接到申请执行人的电话,称在西宁市湟中区一居民小区内发现张某名下车辆,且该车随时可能被转移,执行法官立刻将该情况汇报给了局领导,在商定多种执行预案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奔赴西宁市,并通过执行指挥中心向当地法院申请了协助执行。
到达西宁市湟中区后,执行法官在当地法院执行局的配合下,成功找到了张某名下车辆。
在核对车架号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法官们对该车进行了扣押并运回郑州。
后续如张某继续拒不履行,法院将对其该车进行评估及司法拍卖以清偿执行款项。
队伍教育整顿开展以来,惠济法院将切实加大各类案件特别是涉民生案件的执行力度,努力兑现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郑报全媒体记者 鲁燕 通讯员 鲁维佳 程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