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卿在4月1日下午召开的黄河文化月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早期中国是如何形成的。
近年发现的双槐树遗址,是高度发达的原始农业文明的产物,被公认为黄帝时期国家形态——河洛古国都邑之所在,成为“填补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也是华夏民族由原始农业文明迈入国家文明的实证,成为郑州乃“华夏古国”之所在的最有力、最直接证据。所谓古国,其实就是华夏民族的早期国家形态。根据学术界共识,中国历史上的国家形态经历了“古国——王国——帝国”三个阶段。
此后,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建都嵩山脚下(禹都阳城);商朝第一个都城“亳都”也建在郑州(现郑州市城区)。
所有这些表明,黄河孕育了农业,农业产生了黄帝文化,进而有了最早的国家,并产生了河图洛书的中华原典思想,乃至于有了夏、商等朝代,有了“天地之中”世界文化遗产,有了郑州、洛阳、开封等城市。可以说,郑汴洛三座城代表了黄河文化的核心,代表了华夏文明的根源性、核心性、主干性、连续性,代表了“早期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