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交警微信号开通微举报功能以来,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违法内容涉及违法停车、压线、闯禁行等,对于违法行为形成了全社会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3月23日,针对部分市民提出存在举报不成功的问题,郑州交警对如何正确使用“微举报”进行详解。
举报失败911条,占比22.16%
2021年近三个月以来,后台共收到群众举报4111条,其中违法停车2907条,占比最大,高达70.71%;机动车违反禁止标线480条,占比11.68%,机动车占用专用车道297条,占比7.22%。在4000多份举报中,举报成功2958条,占比71.95%,举报失败911条,占比22.16%。
看看如何使用“微举报”
微信举报功能的具体操作流程是:
关注“郑州交警”微信公众号。
点击底部菜单“便民大厅”,进行实名认证后。
点击“更多服务”,选择“微举报”,选择违法类别,目前可以举报的违法行为有:机动车走非机动车道,机动车占用专用车道,机动车违反禁止标线,闯红灯,违反禁令标志指示、违法停车。
完善违法信息,填写违法时间,输入详细的违法路段。
选择号牌颜色、填写车牌号码,上传违法图片(至少三张)。注意:需要上传违法车辆正、侧、后方的三张照片,照片保持清晰;对于行驶过程中的车辆,请确保上传的照片具有明显连续的位移。
填写手机号码,核对举报人信息,已实名认证的用户无需填写,系统自动填写姓名、身份证号,核对信息无误后点击提交。
举报信息提交后,工作人员将对照片进行审核筛选,移交辖区大队,由辖区大队对违法行为进行治理或对当事人进行提醒和警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的,证据清晰明确的情况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例进行处罚。
审核结果会通过微信推送给举报人,举报人也可在“微举报”,“举报历史”中查看。
为什么不能上传视频?
为保证举报内容真实、有效性,目前仅支持实时拍摄、上传照片,望大家予以理解。后续将对接行车记录仪厂家,拓展视频上传举报形式,不断打造警民互动新渠道、新形式,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感,最终实现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城市交通环境”的理念。
举报失败的原因是?
举报失败可能存在以下三类原因:
1、违法类型不符。
有些举报人对交通违法行为的认定不准确,例如,举报机动车“加塞儿”,应上传至机动车违反禁止标线违法类别中;举报货车上高架,应上传至机动车违反禁令指示标志类别中。另外,抓拍画面要反映出此种客观情况,否则不符合举报要求。
2、信息不完全或不准确。
举报时上传的违法照片要求每张都必须有完整、清晰的车辆号牌,如果上传照片中未显示被举报违法车辆号牌,或被举报违法车辆的号牌清晰度难以辨认,则不符合要求。
3、照片不符合举报要求。
举报照片或视频中,被举报车辆号牌拍摄不清晰、不完整,无法辨识查实,是举报失败的主要原因。
还有一些举报照片不能客观、完整、准确记录交通违法行为全过程(例如仅拍摄车牌号或车辆、场景的局部)。
照片无法显示周边参照物及交通标识标线情况(例如在小区、学校等内部不宜认定违法的路段,可通过“微信挪车”功能、寻找物业或报警处理)。
举报交通违法存在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如驾驶人驾车时使用手机举报。在行车途中发现交通违法,行车中的驾驶员严禁使用手机进行拍摄,可让副驾驶及乘车人员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记录、拍摄违法,凡是驾驶员使用手机拍摄的违法行为,郑州交警将不予审核通过。
群众举报后是否会直接处罚?
处罚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和规则,这取决于违法举报拍摄素材的真实性、清晰度、时效性、信息的完整度、信息呈现的客观度等等,及是否符合相关规定。执法严格不仅是从严执法,更要严谨执法,才能最大程度的保障人民群众的权益。
目前采取的措施是:
对大家举报的照片进行审核筛选,移交辖区大队,由辖区大队对违法行为进行治理或对当事人进行提醒和警示。
属于严重违法行为的,证据清晰明确的情况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条例进行处罚。
不同的举报内容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设置举报目的不是为了处罚,更多是为了大家共同监督,减少违法和不文明交通行为,最终是希望大家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举报有奖励吗?
奖励政策相关部门还在制定中。
举报有什么注意事项?
(一)举报人应当填写真实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并在必要时协助公安机关开展违法行为调查核实工作,公安机关会做好举报人个人隐私信息保密工作;
(二)举报人举报的违法行为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如虚构举报信息,公安机关将会取消举报人的举报资格,并追究举报人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违法视频的拍摄应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举报人不得在驾驶车辆过程使用手持设备拍摄视频以及实施其他影响安全驾驶的行为,支持上传行车记录仪等车载视频摄录设备所截取的违法图片;
(四)拍摄到的违法行为图片,请于48小时内完成举报,以便公安机关及时审核处理。
“郑州交警”已上线15项功能
据介绍,郑州交警支队微信公众号账号名称“郑州交警”。截至2021年初,已上线功能15项,其中车驾管业务便民服务5项,如:个人信息认证、车驾管业务缴费、违法处理缴费、窗口业务在线预约、满分审验在线教育。其他便民服务10项,如:电子通行证、限行提醒、拖车提醒、驾驶证状态提醒、驾驶证审验学习提醒、机动车检验提醒、拖车查询、微信挪车,在线举报,快撤快赔等。
目前,实名认证用户18万余人,微信违法处理3.4万人次,电子通行证办理287万人次,拖车提醒8万余人次,累计服务群众超260万余人次。待上线功能4项,如:在线复议、一键救援、保险购买、微选号等。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玉东 通讯员 李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