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之前,郑州无轨电车在金水路“落幕”,十年之后,郑州无轨电车在农业路“重生”。
10月26日,穿梭在农业路沿线的新型双源无轨电车测试车辆勾起了不少人的“大辫子”情怀。记者了解到,郑州农业快速路无轨电车目前已进入车辆测试阶段。预计今年年底前,可依靠供电线网、也可依靠自身携带电源运行的无轨电车,将与市民正式见面。
鼎盛时期,郑州有5条无轨电车
1979年5月1日,随着第一条电车线101路的正式运营,郑州公交开辟了绿城电车运营的新纪元。101路公交由省人民医院发车,经纬五路、人民路、太康路、铭功路、火车站、中原路、建设路至郑棉六厂,线路全程12.7公里,票价0.20元;
1980年10月1日,郑州公交无轨电车102路开通,从火车站至电缆厂招待所;1984年9月1日,郑州公交103路开通,由紫荆山开往电缆厂招待所;
1989年,郑州公交104路开通,从紫荆山经金水路、建设路至郑棉六厂;
20世纪90年代初期,原郑州公交102路线路东段改称郑州公交105路,从电车公司开往火车站。
2010年1月2日,郑州公交104路开出郑州公交最后一班无轨电车,从此郑州公交无轨电车“暂停”。
2019年,郑州启动了新一轮无轨电车发展历程,农业快速路上开始兴建新的无轨电车系统,为郑州快速公交的组成部分。
新的“大辫子”电车更加环保节能
此次进入测试阶段的农业路无轨电车采用的是双源无轨电车,相比现在应用广泛的电池驱动型新能源公交车,“大辫子”电车其实更加环保节能,堪称“零排放”,而且运行成本低。
农业路的无轨电车,设计比原来的“大辫子”更先进,车辆将采用双能源驱动,既可以靠“大辫子”供电,另外在一些没有接触电网的路段,也可以使用电池组驱动,更加方便灵活。更加智能化的自动搭线设置,较之老一代的“大辫子”车型在安全性与便捷性上都有了不小的提升。车厢内部的USB充电接口、无障碍踏板等一系列便民设计,也让新型双源无轨电车更加令人充满期待。
目前,农业路双源无轨电车工程已开始送电调试,车辆整体已经入联调联试阶段,根据车辆具体调试进度,双源无轨电车的正式开通离市民又近了一步。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倩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