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困难群众看病就医有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基本要求和“两不愁、三保障”的核心指标。2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决战脱贫攻坚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新闻发布会—健康扶贫专场,介绍了我省健康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果。
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良启介绍,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省贫困地区医疗机构条件明显改善,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全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口由2016年底的162.1万减少到2019年底的17.1万,累计减贫145万,占全省全部脱贫人口总数的51.4%,为全省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健康保障。
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
河南充分利用现有医保制度,尽最大限度对贫困人口进行倾斜。资助贫困人口参加基本医保,确保应保尽保。
将贫困人口门诊可报销慢性病病种扩大到15种以上,门诊可报销重特大疾病病种扩大到27种以上。
大病保险对贫困人口实行“一降一提高”倾斜,降低报销起付线,由过去的1.5万元降至5500元;提高报销比例,最高可报销95%,并取消年度封顶线。
在现有医保制度基础上,建立困难群众大病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将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并鼓励社会组织、爱心人士和慈善机构开展慈善救助。
对贫困人口在县域定点医院看病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住院免交押金”、“出院一站式结算”等惠民政策。全省贫困人口看病就医自付费用比例降低到10%以内,负担明显减轻。
河南每年为贫困人口开展一次健康体检
河南每年为贫困人口开展一次健康体检,根据病情,开展大病集中救治、慢病签约服务和重病兜底保障。
大病救治病种由9种逐步扩大到30种,已累计救治14.4万人,救治率达到95%以上,基本做到应治尽治。
对需要长期治疗、医疗费用较高的重病患者,落实政府兜底保障措施,确保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目前已有16.1万重病患者全部落实了医疗兜底保障政策,做到应兜尽兜、不落一人。
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以上
实施县乡村医疗机构“五个一”标准化建设项目,累计投资近122亿元,支持贫困地区82个县级医院、36个妇幼保健院、15个疾控中心、1616个乡镇卫生院、550个基层中医馆和1.9万个村卫生室实施改扩建和达标建设,实现了贫困村卫生室100%全覆盖。
目前,贫困地区已有52家县级医院通过“二级甲等”评审,乡镇卫生院全部具备50种以上常见病诊治能力,贫困人口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5%以上,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截至8月底,全省累计完成“两癌”筛查222.24万例
优先为贫困人口免费提供15类57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免费开展妇女“两癌”筛查、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妇幼健康干预项目,有效阻断贫困和疾病代际传递。
截至8月底,全省累计完成“两癌”筛查222.24万例,产前筛查84.55万例,新生儿“两病”筛查127.04万例。筹措资金2.2亿元,实现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覆盖所有贫困县,受益儿童27.17万人。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京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