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晓芸夫妇(化名)终于吐了一口气,心里的大石头放下了,7个月的宝宝可以康复出院。
这,也创下了河南省行射频消融治疗最小年龄患者的纪录。
出院前一天,他们找到了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赵育洁主任和王地医生,特地在锦旗写下“精湛医术除顽疾,高尚医德为患者”,以表达感激之情。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这对年轻的夫妇有一个可爱的小宝,在出生20天时,被诊断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心率最快达到250次/分左右。
每每发作心动过速时,不仅是小宝最难过的时刻,也是这对初为父母最煎熬的时候。
辗转多家医院,不间断服用药物,依然没有看到转好的迹象。
几近崩溃时,得知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内科的赵育洁主任,在射频消融方面经验丰富,特来求诊。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专家会诊,小宝被安排在7月3日这天,接受射频消融手术。
这天,体重仅7.5公斤的宝宝被医务人员抱入手术室,麻醉科的叔叔阿姨轻柔地给她戴上面罩,顺利“睡着”。在麻醉科医生、牛思泉副主任医师娴熟的穿刺技术下,很快做好了各种置管准备。赵育洁主任放置好各种专门为小朋友准配的电极导管,开始做电生理检查。因为患儿的血管太细,术中哪怕0.1毫米的误差,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心内科赵育洁主任,心内二牛思泉副主任,胥良副主任医师,电生理技师王建利等专家密切协作。赵育洁亲自为小宝操“刀”。
这种复杂的心律失常,在成人治疗中尚有难度,何况如此小的孩子?
医生最担心的是消融后出现房室传导阻滞。面对发作如此频繁的孩子,赵育洁主任决定进行最大安全下的尝试。
穿刺右侧股动脉,顺利置入鞘管后送消融导管至无冠窦,从无冠窦进行希氏束旁路的消融。一次精准到位的放电一枪毙掉了希氏束旁道,心动过速再也诱发不出来了。
整个导管室几乎要沸腾,赵育洁悬着的心也终于落地。
偌大的手术台几乎看不见小宝
赵育洁手术中
赵育洁和术后的小宝宝
郑报全媒体记者 蒋晓蕾 通讯员 杨柏青 杨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