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记者跟随郑州市环境污染防治督导组联合执法一处,前往经开区和管城区检查扬尘污染防治落实情况。在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车辆修理企业存在问题。
当天上午,督导组首先在经开区经北四路与第十八大街向东200米路南处,发现一无名的汽修点,现场未见到负责人,不能提供任何手续,且大量废机油桶露天敞口堆放,废机油随意倾撒渗透于地面,场内气味刺鼻,严重污染空气和土壤。
由于此处较为空旷,无人管理,生活垃圾露天堆放,现场环境脏、乱、差。执法人员现场开具交办单,由经开区潮河办事处将该无名修车点进行取缔,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并于两日内书面回复督导组。
位于经北一路与经开第八大街西北角,名为“悦诚和谐”的汽车销售服务公司内,执法人员发现了较多问题。
该公司内部危废间无“危废”标识,无窗户,“三防”措施不到位,未做防渗透、防流失、防扬散处理,废机油渗入地面,流失门外,房间西墙破损,易扬散。
烤漆房在工作期间,房门未密闭,现场气味刺鼻;汽车维修工位遗洒大量废机油;拆卸废件(升降机)露天放置,废机油渗排至地面。
督导组开具了交办单,限三日内整改完毕,将问题整改报告纸质版报市督导组执法处。
16时许,执法人员巡查至管城区南三环与通站路东南角附近时,发现一无名废品收购站。该废品站以收购塑料瓶为主业,大量生活废品露天堆放,大量污水横流,污染土壤,气味刺鼻。
记者在现场看到,场内堆放着几十座已压缩捆绑好的塑料瓶,防尘布、塑料瓶与生活垃圾几乎与地面已形成一体。据负责人介绍,这些塑料瓶将销售给南方企业,然后制作成衣服。他指着刚洗好的车感到非常懊悔,“本来准备关门回老家了,没想到还是被查处。”
执法人员未见到该废品收购站的任何手续,场内一台叉车未悬挂检验合格标识,随即开具了交办单,要求管城区紫荆山南路办事处对该点进行取缔。
除开具交办单外,联合执法一处还在经开区明湖办事处发现一焚烧点和一非法改装加油车,均口头交办进行清理。
在经开第六大街与经北二路向南200米路东,几人正以废木条为焚烧物进行取暖,烟气较大、烟尘较多,污染环境。在一旁的停车场院内,一辆车牌号为豫AM1128的废弃改装面包车内,存放着两只小型油罐,存在安全隐患。
当天,督导组检查企业共6处,共发现问题6处,开具交办单3处(工业企业交办单3处),口头交办3处(需书面回复1处)。
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凌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