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刷纪录!半分钟跳214个!郑州这个学校太厉害了,跳绳跳出世界大师

2019-06-07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点击观看视频

在2018年获得中国首个“跳绳世界女大师”称号以后,郑州市第六十七中学绳舞社团的杜婷婷又再次刷新了她的记录:30秒,单摇跳107下!

在6月2日结束的2019全国跳绳锦标赛上,郑州七十六中绳舞社团取得了优异成绩,这里有跳的最快的女生,有跳的时间最长的女生。

小小一根绳,同样能舞出精彩。

▲76中运动员在2019年全国跳绳锦标赛站上最高领奖台。(学校提供)

一根细绳“玩出”世界跳绳大师

30秒,单脚单摇跳106下,也就是双脚交替跳动212下!相当于:1秒钟跳7下!

在郑州市第七十六中学的学校“大事记”里,2018年注定被记录:杜婷婷同学获得中国首个“跳绳世界女大师”称号。开头的速度,说的就是她。

在2019年6月2日结束的全国跳绳锦标赛上,作为郑州七十六中“绳舞社团”成员出战的杜婷婷又再一次跳出了单脚单摇107下的成绩。也就是说,她在30秒内跳了214个绳。

郑州七十六中绳舞社团,可以说是出产“大师”的地方。同样是在2019全国跳绳锦标赛上,绳舞社团的女生路晨炫参加三摇跳项目,是全场坚持时间最长的选手,最终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

“他们都是值得夸赞的运动员。”绳舞社团的教练员、七十六中体育老师董彦君说,他更喜欢用“运动员”来称呼这些孩子们。

▲教练在进行计数。

台上三分钟,台下无数功

郑州七十六中的校体育馆是2018年建成,绳舞社团的训练场地才挪到了室内。

在这之前,同学们训练都是在露天的标准化操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操场上画着的一个大方框,里面套着的两个小方框,就是运动员们练习跳绳的场地。

有人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话用在郑州七十六中绳舞社团的运动员身上,毫不夸张。

▲运动员在进行花样跳绳训练。

走进郑州七十六中跳绳社团,噔噔噔、咚咚咚的声音不绝于耳,双手执绳、双脚交替,手中的绳快到看不见,只能听见钢丝绳和空气摩擦的声音。

教练员董彦君给记者简单算了算训练时间:每周一至周五的下午后两节课,训练2个小时,周日一天8小时的训练。

“一年中,除了春节放假7天,其他长短假日,都没有休息过。”董彦君说,为了台上3分钟,甚至短到30秒的成绩,孩子们付出了多年的努力。

▲运动员在进行速度训练。

训练要保证时间,更要保证速度。目前绳舞社团的十余位成员,都是在经历了自我退出和教练员退出的过程中留下来的。

“训练非常累。如果没有极强的毅力,很难坚持。”董彦君说,比如竞速项目用的是钢丝绳,训练的过程中抽到身上的次数数不胜数,孩子们身上一道道血痕,是常事。

▲比拼速度时用的是这种钢丝绳。

“目标”激励让学生更自信

“当我实现一个小目标后,获得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是无法比拟的。”路晨炫说,也正是目标激励,让她在2019全国跳绳锦标赛三摇跳项目中坚持到最后。“因为同伴都陆续停下了,我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坚持,赢下这块金牌。”

个子小小的路晨炫是郑州七十六中的初二学生。她从小学开始就特别喜欢跳绳,一进七十六中,就定下小目标:加入绳舞社团。“我觉得我很喜欢跳绳,训练即使很累也能坚持。”小路说,她将来就想当跳绳教练,当大赛的裁判员。

在教练员董彦君看来,这群初中生,有学习的认真劲,有训练时的拼劲,当让他们在一次次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他们就更自信,更知道拼搏。

“不要小看这一根细细的跳绳,它教会了同学们很多。”董彦君说,团队合作的能力,自我意志的锤炼,对待学习的坚持,都是中学生的可贵品质。

▲跑得更高才能摇得更多。

“小众”体育项目受青睐

郑州七十六中是金水区规模最大的公办学校。在金水区推行“一校一品”发展模式的大环境下,2015年,郑州七十六中将花式跳绳作为一校一品项目进行全校推广。当时,做了9年田径教练的董彦君又开始接触花式跳绳,并成为学校的教练员。

“花式跳绳的教学分为两部分。一个是全员普及的,以校本课程的方式,让全校学生学习基础的花式跳绳的动作编排。另一个就是竞技类项目,依托绳舞社团来招募成员,通过训练达到参赛水平。”董彦君说,社团对成员的要求,一是要有对跳绳的兴趣和热爱,一是有一定的跳绳速度。

如今,郑州七十六中的近3000名学生都会花式跳绳。同样的,绳舞社团参加比赛的成绩也越来越好。

其实,像跳绳、荷球、击剑这样的“小众”体育项目,正悄悄在很多学校开展。

而金水区也在探索实施学生技能体能相互促进的“五步走”推进策略,即社团开发课程、课堂学习技能、课外练习巩固、课间强化提高、社团提升水平,明确特色项目技能课程化实施的有效方法。


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勤/文 马健/图、视频


分享到: 编辑:黄波涛 统筹:刘德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