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寻趣,童心绽放,读懂“独一无二的我”

2025-11-03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近日,二七区西胡垌小学的教室里,音乐与笑声撞个满怀。在郑州市民政局、二七区民政局支持下,服务站联合学校开展的“认识自我,拥抱成长”系列小组活动第三节正式启幕。
屏幕亮起励志短片《你比想象中更美》,孩子们坐姿挺直,眼神紧紧锁住画面,从起初的低头抿嘴,到后来的抬手示意,再到主动举手开口,分享欲被慢慢点燃。

老师坐在孩子们中间,指尖轻点胸口,讲述童年经历:“我小时候总觉得自己个子矮,后来发现,我的声音能让大家听清故事。”话音刚落,有孩子悄悄抬头,打量着自己的手掌。
“现在,用手画圆,再用胳膊画,让肚子也动起来!”随着老师一声令下,“舞动身体”环节拉开序幕。孩子们站起身,挥臂、扭腰、踮脚,用手肘画小圈,用肩膀画大圈,教室里瞬间成了律动的海洋。他们模仿海草左右摇摆,学着柳叶轻轻晃动,跟着“闪电”绷直身体快速伸展,模仿树懒慢吞吞抬胳膊,又像蝴蝶张开手臂轻快转圈——紧绷的肩膀渐渐放松,拘谨的脚步变得轻快,一张张脸上漾起笑意。

活动尾声,孩子们两人一组围坐,对视着分享感受。“我刚才像蝴蝶飞的时候,觉得身体很轻。”“我学闪电的时候,胳膊有点酸,但很有力。”他们侧耳倾听,抬手拍了拍同伴的肩膀,用“我听到你说……”复述对方的感受,眼神里满是真诚。

“这场活动是‘童心守护’计划的具体落地,更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服务的生动实践。”郑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民政部门聚焦《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紧扣国家“心理健康促进行动”部署,通过系列小组活动,让孩子们从感知身体到接纳自我,筑牢心理健康根基。“未成年人的成长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协同发力,我们将持续搭建服务平台,把政策温度转化为成长助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自我认同中自信成长,为他们的人生铺就温暖底色。”

记者 陶然 文/图

分享到: 编辑:刘潇潇 统筹:曹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