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病房外的区域,一改往日的宁静,化身为充满欢声笑语的“奇幻科学乐园”。彩色气球、滑稽的小丑表演、有趣的科学实验,为正在这里与病魔抗争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启蒙之旅。这是不久前,发生在“宝藏科学,热血逐梦”启智项目启动仪式上的生动一幕。
科学魔法,点亮希望
活动现场,小丑演员用灵巧的双手将普通的气球瞬间变成各种可爱造型,配合精彩的杂技,引得孩子们掌声不断、欢呼阵阵。尽管有些小患者还需依靠轮椅和输液架行动,但他们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成为了最动人的风景。随后进行的科学课堂更是将气氛推向高潮。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亲手组装起手摇发电机零件,探索电的奥秘。
“妈妈,我还想来玩!”刚刚与白血病抗争一年多的10岁男孩晓宇(化名)兴奋地说,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芒。另一边,5岁的骨肿瘤患儿航航(化名)右手打着留置针,却坚持用左手在爸爸的帮助下完成了制作。当看到自己组装的发电机成功点亮LED灯时,他苍白的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红晕:“太神奇了!我也能发电了!”当所有孩子同时摇动发电机,课堂里顿时星光点点,仿佛承载着无数小小的梦想被点亮。
病房课堂,持续启航
据悉,“宝藏科学,热血逐梦”项目由郑州市金水区科学技术协会、河南省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发起,河南省肿瘤医院、金普普“1+N”科技志愿服务队、新知博士团科技志愿服务队等机构共同承办。该项目旨在通过系列沉浸式科学体验活动,为长期住院的患儿打造“病房外的第二课堂”,用科学的力量驱散病痛的阴霾,激发他们对世界的好奇与对未来的憧憬。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主任医师左文丽表示:“长期住院治疗对儿童的心理是巨大挑战。这类科学体验不仅能有效分散孩子们对病痛的注意力,更能在他们心中播下探索与希望的种子,对身心康复具有积极意义。”骨与软组织科护士长刘新也观察到,参与活动后,孩子们往往更能积极配合治疗,家长的焦虑情绪也得到缓解。
项目负责人介绍,“宝藏科学,热血筑梦”是河南省科协实施的县区科技志愿服务试点项目之一,计划持续至今年12月,每月举办1至2次主题科普活动。“每一个孩子的微笑,每一次充满好奇的提问,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希望科技不仅能传递知识,更能成为连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让病房不再只是白色的孤岛,而变成通往星辰大海的起点。”
记者 邢进 通讯员 常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