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盏灯的故事——巩义市慈善总会大力实施“和美家园豫善同行”项目

2025-08-28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客户端官方网站 分享到: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坐落在巩义市米河镇菜园村集中安置区的村文化广场,在耀眼光亮灯光的簇拥下,犹如黑夜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广场的正中央,音乐骤然响起,女性同胞们列队整齐,身着色彩鲜艳的服装,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随着音乐的节奏,她们的身体开始舞动,脚步轻盈而富有韵律,手臂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活力,每一次转身都带着自信。她们的舞蹈或许并不专业,但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快乐,却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孩子们在一旁好奇地模仿着,虽然动作稚嫩,却也学得有模有样,引得大人们阵阵欢笑。

不远处,人们围坐在一起,老人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从田间劳作的艰辛,到村里的奇闻轶事,他们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岁月的感慨。年轻人则聚精会神地听着,偶尔也会提出问题,与老人们互动。孩子们在人群中穿梭玩耍,时不时发出清脆的笑声,为这个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活泼的气息。

菜园村文化广场的夜晚,没有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却有着最纯粹的快乐和最质朴的情感。在这里,人们放下了一天的疲惫,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光,感受着乡村生活的美好与幸福。菜园村村民之所以能够快乐地在安置区文化广场休闲娱乐,得益于巩义市慈善总会实施的“和美家园豫善同行”项目,经得起检验,着力打造阳光慈善。

一盏灯照亮回家路

2022年以来,在巩义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菜园村集中安置区开始建设,建好后,因资金问题村文化广场、安置区道路及通往主干道的路没有安装路灯,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村民对夜间生活和出行没有照明的问题反映强烈。

巩义市慈善总会得知这种情况后,迅速深入全市各集中安置区进行调研,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决定以“腾讯公益”为平台,利用“乡村振兴 豫善同行”“久久公益节”活动筹集资金,为全市各村集中安置区及村主干道安装路灯。

2023年,巩义市慈善总会为菜园村集中安置区及村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100盏,有效解决了村民夜间生活和出行的照明问题。

为42个村(社)安装太阳能路灯3128盏

2023年以来,巩义市慈善总会连续3年设置“幸福家园·光亮乡村”项目,将各镇(街道)灾后重建集中安置区和部分集体经济较弱而未解决安置区及村道路照明问题的村(社区),纳入巩义市慈善总会“幸福家园”工程类项目,被列为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工程。

经过3年努力,巩义市慈善总会自筹资金500.48万元,为42个村(社)安装太阳能路灯3128盏,有效解决了村(社)集中安置区和村(居)民夜间出行的照明问题,这项工程的实施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充分体现了慈善的温度、爱的力量、党的关怀。

用镇(村)负责人的话说:慈善总会真的是“雪中送炭”,村(社)居民以“一盏灯点亮回家的路”的言语盛赞“光亮工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不仅现场体验,而且在多次不同形式会议上为慈善总会的作为点赞。

连续三年大力实施“幸福家园·光亮乡村”项目

巩义市慈善总会按照重大项目接续干的项目建设原则,坚持实施三级联动,注重示范带动,强化项目驱动,自2023年以来,连续3年大力实施“幸福家园·光亮乡村”项目。

在项目谋划上,紧贴民心民意。坚持项目谋划集体研究、分步实施的原则,紧扣群众急难愁盼,重点从解决困难群众帮扶、公共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化提升等方面的问题谋划项目,自我加压多出好项目、多出精品项目、多出创新项目,选出贴民心、符民意的项目并建立项目库。

在项目建设上,着力跟踪问效。巩义市慈善总会严格项目管理流程,按照统一标书、统一规格、统一组织、分期实施、逐村(社区)验收的方法,坚持事前指导、事中督促、事后查验,最大限度的节省项目建设所筹资金,降低建设成本,保证项目高效顺利实施、落地见效。

在项目管理上,确保合法规范。巩义市慈善总会按照慈善法要求,依据相关制度,注重项目监督和风险把控,做到实施前有预算、实施中有账单、实施后有审计,并及时收集、上传和反馈项目资料,认真组织项目评估验收,做到项目清、落地实、管理严、资料全,经得起检验,着力打造阳光慈善。

记者 陶然 文/图

分享到: 编辑:陶莎 统筹:陈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