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罗高速、焦平高速、沁伊高速等7个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强力推进;平安大道、科学大道、郑少高速公路改扩建等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新改建农村公路90公里的工作任务扎实推进……今年上半年,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枢纽经济优势持续提升,运输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行业治理效能加快提升,安全生产监管持续加强,交通运输发展呈现稳中向好、稳中向优、稳中向新的良好态势,交通区位优势正在加快转变为枢纽优势、竞争优势。
农村公路铺就乡村振兴坦途
如今,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水泥路如雨后春笋般向偏远村落延伸,彻底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新密市伏羲山旅游公路、巩义市涉村镇大南沟村道路、登封市颍阳镇李庄村道路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高质量完工,显著提升了区域路网的整体通行能力与安全水平。昔日“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窘境已成过去。
今年,我市将新建、改建农村公路90公里,上半年开工率100%。
目前,我市正积极开展精品旅游公路创建工作,申报创建环嵩山旅游公路、浮戏山旅游公路。这两条精品旅游公路将串联境内景区、滑雪胜地、文保单位及美丽乡村,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公路+民宿”“公路+冰雪运动”等模式交旅融合发展。
在农村公路养护方面,我市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常态化、规范化,对全市11004公里农村公路实施日常养护,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
接下来,我市将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为目标,以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为抓手,加快农村公路提质改造,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交通保障。
运输服务出行品质双提升
今年上半年,郑州市交通运输局持续做好服务保障。圆满完成春运各项任务,累计完成旅客运送1.59亿人次。高质量完成乙巳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车辆保障工作,累计投入各种车辆120余台次,服务保障3000余人次。打造货车司机“司机之家”19个,累计提供各类服务约230万次。
推动城市公共交通融合发展。结合地铁6号、7号、8号线开通,共开通试运营45条接驳线路,优化公交线路8条,撤停48条,实现公交和地铁站点接驳换乘全覆盖。
推动“交通+文旅”和定制客运发展。推动站点巴士进一步扩线增量,先后增开濮阳、周口等多条站点巴士新线路。截至目前,我市站点巴士已累计开通省内26个市县线路,累计发送14.19万班次、服务旅客137.2万人次。进一步拓展医疗专线、校园直通车等便民专线,丰富定制客运应用场景。截至6月,定制客运已开通74条线路,发班20.71万次,承运旅客89.77万人次。开通郑州至清明上河园、少林寺、云台山等景区直通车6条,进一步满足游客多样化出行需求。
推动道路客运转型发展。我市进一步巩固村村通客车工作成果,推进登封、新郑等地的客货邮融合发展,今年上半年,已完成融合线路8条,完成年度目标的80%。
推进绿配示范工程创建。构建了“5+12+N”的城市配送三级节点网络,基本形成了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城市配送基础设施网络。今年上半年,我市培育首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企业16家。
行业治理质效不断提升
我市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持续完善“开办运输企业”一件事,实现办理环节压缩50%以上,办结时限由20个工作日缩减至3个工作日。有力有序推进“大件运输”一件事。持续推进郑州市交通运输领域营商环境优化工作及风腐整治工作。
强化法治能力建设,继续开展好“打非治违”专项行动、优化营商环境规范监督执法专项攻坚行动相关工作,规范执法人员执法行为。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道路运输违法违规案件816宗。开展“百吨王”专项整治行动,100%落实“一超四罚”、倒查货运装载源头,处罚到位后才放行。
今年下半年,市交通运输局将进一步突出重点场站等整治重点,开展专项行动和联合执法,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理措施,有效遏制非法营运和违法营运。同时,还将以道路运输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以“两客一危一货”为重点,充分发挥省管理服务平台、市联网联控平台效能,不断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水平,严格车辆技术状况审验,强化从业人员安全素养,持续提升道路运输领域本质安全水平。
本报记者 张倩 文/图
《郑州晚报》版面截图